擔心感染新冠又被歧視 日護理師相繼離職

 |2020.12.10
1970觀看次
字級
日本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第一線護理人員面對疫情與社會歧視,也爆出離職潮。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燃燒,醫護人員壓力也愈來愈大,美國先前爆發醫護人員離退潮,現在日本醫療體系面臨同樣嚴苛的工作環境,加上生活中受到不平等對待,醫護人員也選擇相繼離開抗疫前線。

日本疫情持續蔓延,北海道和大阪醫療告急,東京確診數持續攀升,9日新增572例確診病例,其中逾65歲高齡者首度破百例,北海道單日新增16例死亡病例創新高。專家示警,日本已處於誰都有可能染疫的狀況。

圖/Unsplash

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在照顧患者感到精疲力竭的護理師等醫院職員,離職案例層出不窮,主因在與感染風險相伴的嚴苛勞動環境下,不僅沒有獲得應有的合理待遇,甚至還受到來自身旁的歧視。

40多歲女性護理師8月從北日本某間綜合醫院離職,她說:「經常為了自己什麼時候會被感染而感到緊張,身上負擔太重」。

圖/Unsplash

為了照顧還在就讀托兒所的兒子,這位護理師離開工作10年以上的診所,4月轉到班表較容易協調的大醫院擔任非正職護理師,負責門診工作,但疫情擴大後,轉為負責協助可能陽性患者進行檢查等。

面對增加的工作量,女護理師表示,時薪還是只有約1400日圓(約新台幣380元),疫情獲得的特別津貼,也只有每月1萬4000日圓左右,「待遇也不好,甚至讓自己和家人生命曝露在危險中,這種工作無法再做下去」。

圖/Unsplash

截至11月底止,大阪市立十三市民醫院已有10名醫師、22名護理師及護理師助手,總計32人離職。這所醫院擁有18個專科,是地區醫療據點,但今年5月時變成新冠病毒中等症狀患者專門醫院,儘管7月重啟部分門診,仍不斷有醫護人員以「無法為本來專科領域患者看診很痛苦」、「負擔過重」等理由離職。

很多醫院職員向工會組織表達內心煩惱。日本醫療勞動組合連合會8月以醫療等單位作為對象調查,發現120個受調查單位中,大約2成醫療機構的職員曾遭受歧視對待,有醫護人員被幼兒園拒絕托育小孩,或上美容院被拒。

圖/Pexels

面對這種情況,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附設第3醫院,針對擔心造成家人感染的職員,提供免費宿舍入住,也調整工作體制不讓醫護人員負擔過重。

國立國際醫療研究中心醫院臨床心理師曾根英惠說,「長期在過度嚴酷的環境下度過,醫護人員在心理健康上的照護更顯重要」;日本筑波大學副教授高橋晶表示,疫情影響下,使命感愈強的醫護人員,面對身旁出現的歧視言論,愈容易在精神上感到失落,醫院必須掌握職員需求,打造易於工作的環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