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政府和交通部合作推動的智駕電動巴士,是全台首個以無人電動巴士作為接駁運輸的案例。圖/資料照片
【本報新北訊】公車司機要失業了?「新北智駕電巴168」為全國首創將智駕電動巴士導入公共運輸系統,不用司機也能安全上路,近日進行第三階段混合車流測試,今天起正式在淡海新市鎮開放車道運行。目前每車仍配有一名隨車員,但不久將來,「無人公車」就會成真。
新北智駕電巴由中華電信與勤崴國際、淡水客運合作開發,四月起陸續在淡海新市鎮進行不載客及半封閉環境載客測試。水藍色的外表、中型巴士的體型,擁有「智慧小藍車」的稱號。
巴士提供八人座位與十二人站位,平均時速十至二十公里,續航力超過五十公里。載客區與一般巴士差不多,前方有螢幕,可即時顯示車輛時速、電力及行駛動態。
智駕電巴先在淡海新市鎮運行,配合淡海輕軌開通,補足公共接駁最後一哩路。路線起自淡海輕軌崁頂站,行經新市六路二段、義山路二段到美麗新廣場,來回共一點二公里。
經半年的半封閉環境載客測試,智駕電巴十一月二十八日起進行無載客混合車流測試,今天起在開放車道正式載客運行;跨出專屬車道的「舒適圈」,事前準備當然不能少。
配有隨車員
因應緊急狀況
中華電信指出,智駕電巴整合C-V2X車聯網(蜂巢式車間通訊系統),藉由巴士上攝影機、光學雷達、路側設備監測周遭狀況,若遇人、車或障礙物,將自動閃避或煞車,並由增強型GPS結合高清地圖,透過圖資及定位元件規畫路徑,也會傳送路口號誌狀態給車上設備,判斷是否通過路口。
智駕巴士也有監控中心,隨時掌握巴士動線、路口號誌、影像、站牌等資訊,提供中心人員安全監控,並有輔助巴士系統維運及車輛監測功能;目前每台車上都配有一名隨車員,可隨時將自動駕駛切換為手動,因應緊急狀況。
隨車人員透露,智駕車剛上路時,有流浪狗追車跑,若太靠近車身,就會不斷緊急煞車,成為環境中的不確定因素。
新北市交通局表示,在近半年的測試過程中,已逐一進行功能調校,如大雨會輕微干擾紅外線、煞車力度過大等,皆已改善;動保處也控制流浪狗活動範圍,如路線周圍發現流浪犬,會優先精準收容。
中華電信通信分公司副總吳坤榮表示,連雜草也會成為干擾因素,因路側雜草過長,車輛誤認為障礙物,做出閃避反應。後來除了修剪路側雜草,也調整車輛右前側的感應靈敏度。
新北交通局科長吳政諺說,智駕電巴試辦計畫至年底,已向交通部申請下期計畫,預計明年下半年上路,預計至少增加至五個站點,並將路線延長至新市二路、濱海路,車輛預計增加至三輛,主要會測試跟車功能,目標能同時運行,提供更多載客量能。智駕巴士目標作為輕軌及市區接駁,提升觀光及交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