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漢地 山茱萸 文╱張窈慈 |2020.12.06 語音朗讀 539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重陽節」雖已過,秋意尚濃。唐代不少詩人曾寫下有關「茱萸」與「重陽節」的詩句。圖╱簡錦松、朴敬熙 香科植物「吳茱萸」的未成熟果實 ,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材,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圖╱簡錦松、朴敬熙 南漢山城的山茱萸,開滿黃花。圖╱簡錦松、朴敬熙 台灣原生香草「紅刺蔥」即是食茱萸,秋天開花成為蝶類重要蜜源。圖╱簡錦松、朴敬熙山茱萸的果實。圖╱簡錦松、朴敬熙南漢山城的山茱萸。圖╱簡錦松、朴敬熙首爾汝矣島漢江邊山茱萸。圖╱簡錦松、朴敬熙 文╱張窈慈「重陽節」雖已過,秋意尚濃。唐代不少詩人曾寫下有關「茱萸」與「重陽節」的詩句。王維的〈山茱萸〉:「朱實山下開,清香寒更發。幸與叢桂花,窗前向秋月」,詩中所提山茱萸(Cornus officinails),為山茱萸科,山茱萸屬,別名「藥棗」,原分布在中國大陸的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西、河南及湖南等地,至今,北韓、南韓與日本也有,但台灣境內「山茱萸」極為罕見,進口的「山茱萸」果實可供中藥材之用。台灣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簡錦松教授,於2018年在韓國外國語大學擔任交換教授時,曾於同年3月31日和4月1日,在韓國首爾和南漢山城拍攝「山茱萸」。根據當地標示「山茱萸」的解釋牌說明,因在山裡成長,「茱萸」兩字的讀音與「哺乳」相同。秋天的時候,「山茱萸」紅色的果實可以吃。而在首爾另一處,汝矣島地區的「山茱萸」標示牌寫著:此款植物在3至4月間,未有葉子之前,先開黃色的花;待至8至10月間,「山茱萸」果實成熟。「山茱萸」喜愛溫暖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不耐陰蔽,它耐熱、耐寒、耐瘠。以排水良好和肥沃的壤土為最佳生長環境,其果實可入藥,具有補肝腎、止汗的效果。「山茱萸」為落葉喬木或灌木,株高4至10公分,其葉對生,葉片紙質,卵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當紅色的漿果成熟時,外型玲瓏可愛,唐詩裡數首詩歌,便透露出時人常將「茱萸」插在鬢邊的情形。而無論是山茱萸、食茱萸、吳茱萸,它們都具有藥食同源、作為香料之用。 前一篇文章 參觀動線有創意 下一篇文章 【視覺DJ】 花樣櫥窗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7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8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9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10IBM與佛光山交流 攜手實踐三好精神2025.10.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森活日誌】欒樹紅了【綠手指筆記】小花犀角 見證防疫小確幸【植感時光】花色流轉 驚豔重瓣木芙蓉【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植然日常】朱牆石蓮花 作者其他文章【生活快門】 大手牽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