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十三名印尼移工持陰性證明來台,檢疫期滿採檢卻呈陽性,陰性證明被質疑恐造假,衛福部長陳時中昨表示,各國家地區檢驗報告皆不同,很難辨別真偽「不排除有這種可能」,目前已有國家鼓吹要有國際通用認證方式,避免陰性證明造假的可能;專家認為,陰性證明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統一陰性證明恐怕只會讓證明更難拿,入境難度更高。
陳時中表示,陰性證明目前幾乎是難以辨認真偽,主要是現在各國的檢驗方法、檢驗試劑、檢疫處所、報告判讀等都有歧異,難以單靠陰性證明就能證明一切,因此各國都在鼓吹使用國際通用的方式統一檢驗,目前因為陰性證明的真實性有限,無法因為持有陰性證明就縮短檢疫時間。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陰性證明就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如同搭機時規定不能攜帶違禁品,要求民眾寫聲明書,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說實話,雖然陰性證明無法證實真偽,但仍可擋掉一些「確診陽性」的君子,對國內採檢能減少部分負擔。
黃立民認為,由於陰性證明難辨真偽,加上居家檢疫期間,可能會有隱匿症狀的情況,呼籲指揮中心應該規定所有檢疫期滿的民眾,都應該要採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