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的藝術

文/林美曄 |2020.11.22
5589觀看次
字級
你是否曾擁抱稻草在田間走過?以稻米聞名的池上鄉,位於台灣花東縱谷上,走進一望無垠綠油油的稻脈裡,蟬鳴鳥叫、水流聲,聲聲入耳。滿滿稻香,一波波隨風搖曳,交織成片,沐浴在晨曦與夕暉裡。圖/林惠理
你是否曾擁抱稻草在田間走過?以稻米聞名的池上鄉,位於台灣花東縱谷上,走進一望無垠綠油油的稻脈裡,蟬鳴鳥叫、水流聲,聲聲入耳。滿滿稻香,一波波隨風搖曳,交織成片,沐浴在晨曦與夕暉裡。圖/林惠理
取池上稻米之印象,〈傾聽·稻影〉運用上千根稻草,以手工用縫衣棉線編織。圖/林惠理
圖/林惠理
圖/林惠理
圖/林惠理
站在「大觀亭」,更能感受大自然的壯麗。圖/林惠理
迎著自行車道,聆聽亭下水圳灌溉稻米之聲。圖/林惠理
圖/林惠理
圖/林惠理
圖/林惠理

文/林美曄

你是否曾擁抱稻草在田間走過?以稻米聞名的池上鄉,位於台灣花東縱谷上,走進一望無垠綠油油的稻脈裡,蟬鳴鳥叫、水流聲,聲聲入耳。滿滿稻香,一波波隨風搖曳,交織成片,沐浴在晨曦與夕暉裡。

擅長以植物創作、表達心靈官感的花藝藝術家林惠理,她以稻米作為發想,用稻草為主要創作媒材,在池上田間創作〈傾聽.稻影〉,成為當地最富歷史意涵的地景藝術。林惠理以池上浮圳「大觀亭」營造樹屋的氛圍,用木作與金屬結構包覆及延伸,再以手工稻草繩圍繞,透過細膩的工藝手法詮釋鄉村氣息,保存自然,不使用侵入性的鑽孔或鋼釘,從底部的木作與金屬結構,延伸到頂端及涼亭內部,細緻的草繩編織與溫暖的原木相互襯托,並與眼前綿延的稻田景色呼應。

池上浮圳,舊稱「盛土圳」,全長共1195.5公尺,百年以來,引卑南溪河水灌溉池上,守護著池上家園。而浮圳上方的木造涼亭「大觀亭」,從這裡遠眺,青色稻田一覽無遺,兩側有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環抱,在這裡傾聽稻浪,讓人心曠神怡。「樹屋」印象,串起池上人家的時光記憶,傾聽田間水圳潺潺水流聲,飽覽花東縱谷的山嵐美景。

〈傾聽.稻影〉位在台東縣池上鄉錦新二號道路,林惠理說:「稻是池上的生命元素,而水圳更是孕育池上家園的命脈,整件作品取材自然,也象徵守護家園的城堡,將與稻田一同迎風沐雨,直至自然蛻化。」稻田似穀倉,她花費兩個多月的時間創作池上地景藝術〈傾聽.稻影〉,以植物為大地喝采,編織成祝福。

〈傾聽.稻影〉作品理念

聆聽水聲,是孕育糧食的靈魂。

看見山色,是花東縱谷的美好。

登高望去,心也慢活,

和煦的微風吹拂,

勾勒出自然農田的精采。

稻穗的搖曳,傳來豐足的氣味,

山脈的倒影,顯現島嶼的包容,

以稻米作為發想,勾勒出這塊土地的美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