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秋榮 優雅速寫街頭人情味 文/酉方 |2020.11.21 語音朗讀 36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街頭優雅速寫的秋榮大,本身也成為一道城市風景。圖/鄭秋榮提供 台大法學院行政大樓(左)及教學大樓(右)。圖/鄭秋榮提供 公園裡的小鳥也好奇的看著速寫簿。 圖/鄭秋榮提供 隨地一坐,就對著建築物畫起來。圖/鄭秋榮提供林安泰古厝。圖/鄭秋榮提供秋榮大只要看到有感覺的畫面,就駐足速寫。圖/鄭秋榮提供習慣用畫筆記錄日常,存成「相簿」。圖/鄭秋榮提供 文/酉方一般人印象中,上了年紀的阿姨、大姐們,通常比另一半或同輩的男生,更懂得如何交朋友及安排生活,也比較會找尋讓自己開心的樂趣,其實,不愛喧鬧高歌或四處聯誼的優雅阿伯,也可以找到自己安靜漫步的幸福天地喔。美麗意外誤入繪本班現年67歲的半退休建築師鄭秋榮,花白頭髮、整潔服飾、笑容可掬,就像個樸實的鄰家阿伯,一般人和他在街頭擦肩而過,通常不會特別注意他,可是若有機會翻開他的速寫簿,畫中濃濃的人情味和童年往事,往往讓「四年級」的朋友,瞬間跌入回憶的旋渦。2015年,鄭秋榮因緣際會參加國父紀念館開辦的兒童繪本班,意外開啟自己的第二人生,還在去年一口氣出版了兩本書,其中一本是街頭速寫彩繪本,一本是童年記趣及家中貓頭鷹度咕的故事,從「素人」成為了「圖文書作家」。「我是學建築的,誤以為『繪本』和畫『建築圖』應該差不多吧?加入班級後,才發現全班我年紀最大,而且男生好少,指導老師也好年輕,我就知道報錯班了。」所幸在班上同學熱情招呼下,左一句「阿伯」,右一句「秋榮大」,把鄭秋榮挽留了下來,也開啟他後來街頭速寫的因緣。父兄相繼離世打擊大學經歷相當不錯的鄭秋榮,1980年代就到美國取得建築研究所碩士學位,回國後不但成立建築師事務所,也在中原大學建築系擔任講師。「我從小和哥哥感情最好,也追隨哥哥成為了建築師,沒想到哥哥57歲就罹癌了,過世那年才62歲,重病的5年多中,看著他日漸消瘦,我心裡很難受……」鄭秋榮的老家在埔里,全家只有兄弟倆在台北分別經營建築師事務所,所以當爸爸在睡眠中過世,鄭秋榮雖覺得震驚,卻知道爸爸壽元已盡,心裡勉強還可以接受。誰知兩年多後,年歲不大的哥哥也往生了,死前還受盡苦痛,鄭秋榮一時承受不住,終於陷入嚴重的憂鬱情緒中。後來因為太太在國父紀念館上日文、書法課,偶然看見繪本班的宣傳,決定幫他報名,讓他轉移注意力、走出低潮。「我去上課才知道,原來是畫兒童繪本,而且還是畫給0到6歲的小朋友,哇,距離我太遠了吧。」天馬行空街頭速寫家還好繪本班的題材不設限,老師也很鼓勵鄭秋榮自由發揮,於是,除了他最熟悉的建築、街頭人物百態,童年往事、內心世界、街角一景、幽默漫畫,各種天馬行空的「鄭氏幽默」……逐一展現在速寫簿中。「送走爸爸和哥哥之後,我就比較少接案子了。開始在街頭寫生後,常走著走著,看到不錯的畫面,就拿出速寫本,站在路邊畫了起來。」有一段時間,鄭秋榮每天早上強迫自己走出家門,帶著兩枝筆和簿子,在城市裡的一角,不論是在公園、咖啡館、圖書館、候車亭、公車上……到處速寫。鄭秋榮坦言,他並不是一開始速寫就上手,更非一開始就打算出書。「原本,我只當成是日常所見所思的札記,所以書寫時文句都是平鋪直敘,有時還詞不達意,紙本也是隨手取得,即興塗鴉,回家就塞進抽屜或櫃子……」但一次不經意的分享,被一位資深編輯認為「深具潛力」,鄭秋榮才回家翻箱倒櫃,為圖找文,依文找圖,翻了個天下大亂,也開始有系統的創作。捕捉街頭巷尾的溫暖從這以後,他花更多時間,安靜優雅的刻畫行人的臉孔、宮廟及小販、松鼠及小鳥,鋪陳自己內心世界的劇情,用街頭巷尾的溫暖療癒自己,也用意想不到元素,編寫幽默的人生喜劇。另一方面,他也把對父兄的思念,畫成一篇篇童年回憶,猶如紀實電影般的畫面,點滴細節深刻而清晰,彷彿是讓人過目不忘的經典劇照,讓和秋榮大同樣是四年級生的人,讀來有滋有味,忍不住想起那個沒有3C產品,卻處處有溫情的年代。鄭秋榮並加入《速寫.台北》社團,在街頭「隨機走,隨性畫,隨意寫」。他不用畫架,不打草稿,直接下筆。他畫建築物,常常沒有一條筆直的線條,顏色也只是低調樸素的淡彩,看起來卻非常舒服,更洋溢著寫生的快樂心情。退休後的人生更精采愈畫愈順手後,他開始展現過去少見的文學涵養和幽默風趣,偶爾還點綴打油詩。甚至讓圖中的人物,以及路邊的物件彼此對話,譬如公廁中男人之間的悄悄話,還有「綠兄」和「紅兄」郵筒和公共電話的懷舊聊天,對話內容令人絕倒。由於主題親切寫實,人物神韻鮮活,加上文字自成一格,兼有獨到的觀察力,老派而逗趣,畫面溫暖又有人情味,每當作品在同學間分享,總是頻頻得到讚歎,最後更因同學中,正好有人在出版社工作,意外讓鄭秋榮的作品集結成冊,還到處有人邀約演講及展出畫作,半退休的生活突然行程滿檔,讓他忙得十分開心。懷舊又有溫度的相簿出生於1950年代的秋榮大認為,「四年級」是見證台灣社會最大變遷的一群,過去整條街的鄰居都像自己家人,只要有困難,人人都不吝嗇伸出援手,但這樣的人情味,如今已不復存在,所以他很想藉由畫筆,留住當時的溫度和畫面。秋榮大形容自己的童年,是「一顆閃亮不滅的星星」。「我直到16歲去台中一中讀書,才知道過馬路要看紅綠燈。」秋榮大至今仍懷念和阿嬤相處的點滴、埔里「作醮」的大陣仗,還有鄰里間不計較、不分你我,彼此扶持照顧的凝聚力。最讓他津津樂道的,就是現在小朋友難以想像的手作「玩具」。在那個年代,還沒有芭比娃娃,但女孩子會把鉛筆加點裝飾,做成最樸素的玩偶娃娃,長的鉛筆是爸爸媽媽,短的就成了小孩。男孩子玩陀螺,還懂得自行研發、升級,把陀螺的鐵芯換成鋼釘,如果力道夠,瞬間就能把對手的陀螺劈成兩半。嚴格說起來,秋榮大並不是加入繪本班後才開始畫畫,事實上,他從小到大都愛塗鴉,「我小時候看別人畫車子、房子,每個人都只畫側面(平面),但我當時就知道應該畫立體的才對。」當時雖然不懂「空間透視」及「消點」的觀念,但是當時他畫的車子,就已經是前面輪子大、後面輪子小的立體造型了。這種無師自通擁有透視概念的本事,似乎也預見日後秋榮大的建築師生涯。難怪長大後,別人出國都是用相機捕捉畫面,他卻是站在街頭速寫,筆觸、線條洗鍊又果斷。不論教堂或古堡,10到15分鐘就能完成一幅,一張張整齊收在資料夾裡,成為他獨一無二的「相簿」。 前一篇文章 吳宗信 揪人造火箭 飛向太空 下一篇文章 解永華 坐擁漫畫愛上閱讀 熱門新聞 01日本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揭牌2025.08.2902隱藏地穴裡的風光2025.08.2903葡萄牙佛光人抄經接龍 傳遞吉祥2025.08.2904石岡熱氣球嘉年華2025.08.3005普中教職員共識營 互勉智慧教學著重品格2025.08.2906光明面新聞獎盛會 致敬9月1日記者節2025.08.2907長城壁畫2025.08.2908高血壓未就醫 喘不過氣險送命2025.08.2909NFL職業美足新賽季 9月4日燃戰火2025.08.2910政院AI基本法 提供產業租稅優惠2025.08.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血液充滿特戰兵精神王燕琨 積極追夢身障不設限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 謝弘志 樂在以畫筆擁抱生命 作者其他文章賴志銘 和罕病共存 創無礙玩家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林妤恒、白琳 「小鬱亂入」讓憂鬱症變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