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文物局官網展示部分回流文物(圖),唐三彩七星盤。圖╱取自網路
大陸國家文物局官網展示部分回流文物,圖為唐三彩七星盤。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報導】一場持續二十五年的跨國文物追討行動終於結束。六十八件流失英國的古文物成功回到中國大陸。經專家鑑定,六十八件文物中,暫定二級文物三組十三件、三級文物三十件、一般文物二十五件,質地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從春秋戰國到清代,地域分布江西、安徽、福建、河南、陝西、河北、貴州等。
整體來看,文物器型較為豐富,品相較好,精品較多,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一組四件元末明初青瓷梅瓶等具有重要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這批文物的流失可追溯到二十五年前。一九九五年二月,英國大都會警察局向大陸駐英使館通報,在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大陸文物,犯罪嫌疑人已鎖定。大陸國家文物局初步鑑定為禁止出境文物。
派去鑑定人員
走進庫房嚇到
當年三月,英警方實施了「水燭行動」,截獲嫌疑人運抵英國的大量文物。國家文物局派員赴英鑑定,確認該批文物屬於大陸。國務院協調相關部門共同組成「追討英警方查扣走私大陸文物工作小組」,通過合作執法、民事訴訟、協商談判等多種方式展開追討。
現年六十八歲的故宮博物院原常務副院長李季時任國家文物局社會文物管理處處長。他至今仍記得二十五年前走進倫敦那個庫房時的震驚,「真的是被數量震驚了,地上陳列的全都是文物」。
三千多件文物,李季坦直言這足夠辦一座博物館:「年代從古生物化石、舊石器新石器文物,順著二十四史一直到明清文物,連清代石碑和碑額都整個運過去了。」
一九九八年二月,該案兩名主要嫌疑人與國家文物局簽署歸還文物協議書,五月三千餘件返還文物運回北京;八月,該案另一名嫌疑人與國家文物局達成和解,歸還七件文物。但是該案中一名文物購買人拒絕參與協商談判,涉案文物一直被英警方扣押。
涉案扣押文物
今年出現轉機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今年一月,倫敦大都會警察局聯繫大陸駐英使館,告知因購買人去向不明,且扣押時間超過追訴期,該批涉案文物被界定為無主物,主動提出希望將該批文物歸還大陸。
國家文物局立即組織重啟追討機制,擬定追討方案,組織專家鑑定,形成追討清單,基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以下簡稱《一九七○年公約》),向英方發出追討函,代表大陸政府正式提出返還要求。
關強指出,此次六十八件流失文物順利回歸,是中英兩國在《一九七○年公約》框架下,合作打擊文物走私、促進文物追討返還的成功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