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旱象持續未解,桃園石門水庫蓄水率百分之四十八點九七,還未過半,桃園市政府昨天舉行第五次抗旱會議,水務局報告地下水相對地表水豐沛,已盤點全市一千一百四十四口工商水井,由於過往受到水權狀限制用量,市長鄭文燦裁示本月起至明年六月放寬業者取用工商水井地下水,其中三成將對外開放給民眾使用。
新屋氣象站分析,桃園降水情形依舊不樂觀,未來一季降雨初估,十二月到一月無明顯降雨,二月可能偏少,仍待觀察。
水務局昨報告提到,目前降雨多降在平地非集水區,地下水相對豐沛,目前盤點地下水工商水井,水權用量一點九億噸,「相當一座石門水庫蓄水量」,換算每天五十三萬噸,以桃園一天自來水供應一百二十萬噸而言,相當百分之四十四自來水用量,希望朝大幅使用地來水方向努力。
新竹建置海淡場
支援民生用水
另外,因應緊急抗旱需求,水利署規畫斥資近七億元,在新竹市南寮地區的水利新創科技研發及測試展示基地建置緊急海水淡化場,將以貨櫃機組呈現,北區水資源局已上網招標,預計明年二月一日起,每日可供水三千立方公尺,二月底起每日可供水一點三萬立方公尺,支援新竹地區民生用水,取代減壓供水措施。
新竹緊急海淡場是抗旱計畫重要一環,完成後能取代減壓供水措施,海水淡化已是成熟的淨水技術,海水經逆滲透法過濾大部分鹽分、雜質淡化水,能在水情吃緊時解決用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