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世界文明系列:新加坡 (11-2) 早期的殖民與移民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0.11.13 語音朗讀 350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新加坡第一家酒店 19世紀末,1857年建於禧街(Hill Street)的歐洲大酒店(Hotel de L'Europe),這是新加坡的第一家酒店,也是新加坡早期旅遊業的珍貴影像。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植物園風情 19世紀末,英國殖民地的特徵之一,即是當地的人文地理研究,包括設置植物園作為地方風土的象徵。19世紀中,英國人興建了新加坡植物園,日後並逐步擴增規模。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城市初具規模 19世紀末,新加坡開埠半世紀後,城市初具規模,由於商貿繁榮吸引了大批商賈,產生了許多工商企業,包括運輸、旅館以及餐飲業等,當時人力車是城市主要的交通工具,經常在市區和碼頭之間接載乘客。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英國殖民階層的容貌 19世紀末,英國紳士和淑女攝於新加坡埃德爾菲酒店(Adelphi Hotel)。位於克裡門街(Coleman Street )的酒店於1973年6月25日正式停業,過後拆除。在新加坡的殖民社會中,英國人代表富裕以及受高等教育的官員、商人和知識分子。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加文納懸索橋 19世紀末,加文納懸索橋為紀念新加坡成 為英國海峽殖民地而修建,是早期殖民地時代建設的重要象 徵,也是新加坡唯一的懸索橋。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萊佛士廣場 19世紀末,萊佛士廣場(Raffles Square )於1822年由萊佛士爵士規畫設立,是新加坡最早的商業 建築中心。萊佛士爵士生於加勒比海牙買加,後進入英國 東印度公司工作,1819年在新加坡建立自由貿易港,並成 為新加坡的首任總督。早期的新加坡城市建築,多圍繞著 港口四周的範圍。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社會底層的華人和 印度人 19世紀末,位於克羅 士街(Cross Street )和橋南路(S o u t h Bridge Road)交界的 同昌洋衣店鋪外,圍聚 一些穿著傳統服飾的印 度人和挑著扁擔的小販 。早期的照片充分顯示 社會底層人士的具體形 象。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自上海引進的人力車 19世紀末,由於同屬 英國殖民地,英國公司 在新加坡、香港和上海 英租界均設有分公司, 人員和物資互有往來, 人力車自上海引進,數 量在之後的20年內迅速 增加,達2萬餘輛。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峇峇與娘惹 一對峇峇娘惹新人的合影。峇峇娘惹泛指15 至17世紀時移居到東南亞等地的華人,這批最 早來到東南亞的華人多已融入了當地的文化族 群。峇峇(Baba)指的是這個群體的男性,娘惹 (Nyonya)則是女性。峇峇與娘惹也成為本地多 元文化融和的象徵。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華人聚居地 1920年代,早期新加坡華人商店聚集的街道 。萊佛士爵士規畫新加坡城市建設時,即設定「牛車水」為 華人聚居地。由於經濟能力和社會位階的差異,華人社區比 起英人社區顯得落後髒亂。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新加坡的命運與其地理位置緊緊相繫,過去所有禍福都依靠著這得天獨厚的南方一隅,四方彙聚的不同種族人民,成就了這塊土地的奇蹟。在英國殖民時期的政治家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之前,新加坡這塊土地早已聚居著馬來人、爪哇人、印度人和華人等各個族群,他們在不同時期飄洋過海來到新加坡。無論當初只是短暫過客,或最終定居南洋,這些勇於探索,勤勞開拓的先輩,形成了新加坡歷史的重要基石。1819年是新加坡的關鍵轉折,萊佛士讓新加坡成為一個自由港,並走上繁榮發展的道路。戰前歲月,是靜默的姿態與成長,在英國殖民政府治理下,新加坡從純樸漁村,迅速發展成極具特色的商港,彙聚了各族人民的辛勞與意志,在南洋落地生根。本期照片取自1870年後,攝影技術日臻成熟,西方攝影家所拍攝的新加坡旅遊紀念蛋白照片﹝註﹞,以及1920年代佚名西方攝影家所拍攝的新加坡城市景觀相冊。它們充分展現了早期英國殖民新加坡,到戰前殖民經濟鼎盛時期的新加坡社會風貌。﹝註﹞蛋白照片(albumen print),為蛋清混合感光劑製成的照片,具有顆粒細膩、影調豐富的特性,盛行於1850-1900年代,是19世紀最主要的影像媒材和洗印技術。圖說:萊佛士廣場 19世紀末,萊佛士廣場(Raffles Square)於1822年由萊佛士爵士規畫設立,是新加坡最早的商業建築中心。萊佛士爵士生於加勒比海牙買加,後進入英國東印度公司工作,1819年在新加坡建立自由貿易港,並成為新加坡的首任總督。早期的新加坡城市建築,多圍繞著港口四周的範圍。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新加坡歷史畫册(英文書)徐宗懋圖文館於2020年推出新加坡歷史畫册《Once Upon a Time in Singapore 》,作為新加坡歷史影像的精選,也是累積20年新加坡歷史影像收藏的總結。原版照片來自新加坡國家檔案館,以及自英國購藏的英殖民時期蛋白照片、銀鹽紙基以及日本占領新加坡的新聞照片,總計約4000張照片中精選約200張,內容涵蓋英國殖民時代、日本占領期間,以及戰後新加坡人民從貧困走向富裕,進而成為城市建設典範的奮鬥歷程。最後,由徐宗懋圖文館的數位藝術師以精湛工藝技術完全上色,完成此新加坡歷史影像作品中的顛峰之作。畫冊尺寸30×30 公分,255頁,彩色精美印刷。由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先生親撰序文,同時由李顯龍總理親自簽名回贈工作團隊,肯定此書的珍貴價值。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和多家民間企業亦購藏多册,中華民國外交部亦購藏一批,作為友誼的紀念。本畫冊訂價2800元,本報訂戶特惠價1500元。此購書服務非由《人間福報》經營,意者請聯繫以下信箱詢問shu4364@ms62.hinet.net 前一篇文章 【溯源集】漢字的起源 下一篇文章 【如是觀史】 班超與疏勒國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6【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7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8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國家祈禱日 美國洛城跨宗教共祈和平2025.05.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走進大西南】 瀕臨失傳的東巴銅筆【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 千年水上之路【古典時節】古來才女命多舛【大江南北】鐵灶山石刻與法藏寺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20) 東石郡【時光走廊】嘉南古廟系列(20-19)北港郡【時光走廊】虎尾郡 嘉南古廟系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