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鶴驚喜作客 讓金山改頭換面 李祖翔 |2020.11.12 語音朗讀 269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今年春天溼地有四十六隻黑面琵鷺停留,刷新北台灣停留數量最多的紀錄。 圖/台灣春雷環境學社提供 池邊歇息的高蹺鴴。圖/台灣春雷環境學社提供 廖仁慧(左)等人打造環境教育基地,圖為帶金美國小附幼作插秧體驗。圖╱台灣春雷環境學社提供 【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昨日有珍稀瀕危的「東方白鸛」現蹤金山,台灣人對牠想必不陌生,二○一六年五月來自西伯利亞迷途的小白鶴,就是隨著牠們一起離去,至今「金山清水溼地」仍在運轉,遠赴西伯利亞拍攝小白鶴紀錄片的台灣春雷環境學社長廖仁慧就說,溼地不只實現了地方創生的理念,今年春天停留的黑面琵鷺也高達四十六隻,刷新歷史紀錄。讓金山清水溼地迅速恢復生機、有候鳥駐足,小白鶴可能是最大功臣。「小白鶴是天使,為我們想推動的計畫加快腳步。」二○○八年廖仁慧任職生態工法基金會執行長,與夥伴在金山八煙聚落推動復耕計畫,六年有成,不只拍了《里山台灣》紀錄片,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夫人安倍昭惠,也主導將日本岡山梯田與台灣八煙梯田締為姐妹田,而為了將成功的經驗從聚落擴散到區域,他們選定台灣第一個迎接候鳥的五星級棲地──金山清水溼地,在面對人口老化、青壯外移、稻田荒廢的難題時,一隻白鶴亞成鳥飛來,讓計畫有了火箭般的推動力。曾有黑歷史 嚇走丹頂鶴小白鶴到金山作客是台灣的殊榮,團隊決定租田、放水,為牠蓄積糧食,把廢耕十多年的旱田改頭換面。而這塊溼地過去曾有「黑歷史」,部分居民擔心外環道路開挖計畫因保育而延宕,嚇走四隻丹頂鶴,廖仁慧等人深知環境保育最大難題就是「沒有看見人的需要」,因此設法找到在地人認同、能保障經濟且共同護生的模式,最後在學社、政府、農民和台灣人對小白鶴的協力下有了雙贏的成果。小白鶴在台灣停留的時間比預期遲了很多,第二年才和一群東方白鸛離開。為了讓小白鶴的到來更有意義,廖仁慧團隊遠赴西伯利亞拍紀錄片,尋找小白鶴足跡,《小白鶴的報恩》也獲金鐘獎最佳導演及剪輯獎。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加入友善契作的三位農夫因種植牡丹蓮,創造百萬收益,不只第二代返鄉,陸續還有五位地主加入水田復育,溼地上出現大群白鷺鷥,生機盎然,現在每天都有驚喜,如草花蛇、唐水蛇、黑眉錦蛇,路燈上的大冠鷲、天邊追逐的喜鵲和池邊歇息的高蹺鴴,也曾一次出現十七隻黑鳶,和黑面琵鷺數量一樣,破歷史紀錄。幼童學插秧 後代紛回流團隊一直有計畫打造環境教育基地,小白鶴促成基地成立的腳步,友善耕作物如有機地瓜、茭白筍,除了販售也供應在地小學食用,其中一塊農田在給金山金美國小幼兒園做插秧體驗後,孩子都有意願當農夫,父母也覺得對土地、家鄉的認識很重要,紛紛把孩子轉回金山就讀,顛覆過去認為要到大城市讀書比較有出息的傳統印象。 前一篇文章 3千海象上岸開趴 數量恢復跡象 下一篇文章 史上首位 唐寶寶完賽鐵人三項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2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03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4【遊藝筆記】 香魂莫逐冷風散 (上) 2025.07.0805【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6荷蘭獨特國粹 撐竿跳河大賽2025.07.1007WCF主席尼爾森 全家參訪台北道場2025.07.1008減碳救地球 大馬1.5萬人復蔬路跑2025.07.1009【論愛談情】愛與界線2025.07.0810比利時佛光山 佛光家庭祝福禮2025.07.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主人陷冰川裂縫 靠吉娃娃狂吠獲救溫網捐廢網球 改造巢鼠窩荷蘭獨特國粹 撐竿跳河大賽會唱歌的公路 開車通過演奏歡樂頌美術老師創貓村 貧困家鄉翻紅秘魯工人鋪管線 發現千年木乃伊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