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桃園訊】桃園市大溪百年前河運發達,蘊藏豐富的常民文化,無論習俗或物件,都有脈絡可循的故事。大溪木博館長陳倩慧館長表示,今年木博館推廣現地保存主題,加入教育元素,與大溪、內柵、百吉、中興四所國小合作,發掘許多大溪教育史資料與物件,以日據時期的學籍資料為主,見證近百年前大溪人的學生生涯。
這些早期學校的資料,結合木博館近年來於中央路全昌堂(包含齒科及中醫)調查累積的成果,即日起至十二月二十日在大溪中山路二十八號開展,主題「阿祖上學去──上街全昌堂與大溪人的求學之途」,現地保存小型成果看得見。
展覽內容包含教科書、聯絡簿、畢業紀念冊等,與校園經驗息息相關的文物,不只看見百年前現代教育發展的過程,還可對照自己的教育經驗。
為了呼應「阿祖上學去」展出主題,工作團隊在現場提供查內柵國小學籍資料服務,只要有二等親身分,可向工作人員申請查閱父親輩以上的親人學籍資料,讓展出更具歷史教育意義,明白現地保存的工作方法,感受自己也能參與常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