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屬海軍艦隊指揮部的銳鳶無人機,近日也在空軍台東太麻里靶場上空密集飛行。圖/尤聰光
台東上空近日有中科院自製研發的騰雲無人機密集飛行測試。圖/尤聰光
影音來源: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
【本報台東訊】空軍第七聯隊台東志航基地上個月29日發生F-5E墜海事故,不過,不影響中科院無人機的測試,包括「騰雲」、「銳鳶」自製研發無人機,近日密集出現台東上空。軍事專家研判無人機測評已有新進展。
軍事專家表示,新型騰雲無人機包括機體、翼展更長,酬載具有更多選擇,且機身的發動機推力,比現役機種大好幾倍。由於騰雲號在台東密集測試,代表相關電子系統整合、偵蒐設備及武裝整合上有新的研發進展。
銳鳶無人機,2017年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戰術偵搜中隊移編給海軍艦隊指揮部,中科院進行火砲射擊時,通常就會申請空拍作業,海軍就會配合派飛監測,近期台東太麻里空軍靶場測試,代表相關系統做最後整合。
騰雲無人機是中科院研發自製,2015年台北航太展首次亮相後,就在台東志航基地測試,不過,因相關電子系統整合不符軍方需求,因而進行構改,研判近日出現的騰雲無人機,可能是新型「騰雲」號無人機。
銳鳶無人機機身全長19呎,機身高度六呎,酬載重量51公斤,升限4572公尺,飛行最大半徑120公里、滯空時間可達10小時,最大空速為每小時18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