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今年美國總統大選有數千萬選民選擇提前投票和通訊投票,若選情過於接近可能造成爭議,將使候選人不承認敗選;在美國歷史上,也有數次總統大選出現爭議,其中最接近的一次為2000年的「布希訴高爾」(Bush v. Gore),最後靠著聯邦最高法院的裁定,才分出勝負。
2000年總統大選為選票最接近的一次,必須有一位候選人獲得270張選舉人票才算勝選;但民主黨候選人、副總統高爾拿到267票就差臨門一腳,共和黨籍的布希則有246票,因此誰拿下有25張選舉人票的佛羅里達州,將成為最終贏家。
第一時間出現高爾拿下決定關鍵的佛州,但在東岸時間凌晨2時後,卻又宣布是布希勝選,讓高爾一度致電恭賀布希。但正當高爾準備發表敗選宣言時,又傳來佛州因票數過於接近,還無法分出勝負的消息。高爾暫時收回他的敗選宣言,獲得地方和聯邦法院允許,持續進行驗票,最終布希陣營轉向最高法院。儘管最初並不預期最高法院會審理此案,但高院仍舊受理。
最後經歷了1個月的法律攻防戰,最高法院作出了最爭議的判決,大法官以5:4維持佛州州務卿凱瑟琳.哈里斯先前擋下人工驗票的主張,讓布希獲得佛州25張選舉人票,總票數以271:266獲得勝利,當選第43任總統。最後結果顯示雙方在佛州僅差了537票,僅有0.009%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