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開示 如何身體力行參與環保 |2020.11.04 語音朗讀 274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說:大自然與生物之間是和諧共存,不應隨人類生活方便,而破壞和諧美好的關係。圖/張睿杰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如何去身體力行參與環保工作文/星雲大師一般人之所以有種種痛苦的產生,是由於與大自然界的人、事、物、境處於對立、不能調和的狀態。大自然,一以言之就是「道」,如雲在青天,卷舒自如;如水在瓶中,恬靜澄澈。世間事也是一樣,合乎自然,就有生命;合乎自然,就能成長;合乎自然,就會形成;合乎自然,就是善美。圖/張睿杰要具體響應、參與環保運動,首先每個人必須具有環保的觀念,養成環保的習慣,平時講說環保的語言,例如多說好話,促進社會和諧等。此外,舉辦環保會議,舉行環保講座,撰寫環保文章,獎勵環保人士等,都能喚醒和激勵人們的環保意識。將周圍環境乃至整個國家、地球,都視為「生命共同體」來愛惜,能如此,必定績效顯著。圖/張睿杰總之,環保要靠大家一起來,而且最重要的是,人人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力行環保生活,例如: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生活有規律,吃的、用的要適可而止,多了不用就是浪費。平時多到郊外去接受自然的空氣,不要一天到晚待在家中吹冷氣、看電視,不但費電,而且無益身體健康。圖/張睿杰再者,為了拯救地球,我們必須減低汙染,避免使用容易造成汙染的產品,如塑膠袋、保麗龍和含鉛的汽油等,其中尤以塑膠造成的公害最大。塑膠本身是一種化學合成物,使用時即潛藏危機,用來裝盛食物,在高溫時,聚合劑的析出,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導致肝癌和昏睡等病症。使用過後,因其已非大自然的一份子,無法自然分解、腐化,以火焚燒,還會產生致癌的氯化氫毒,用土掩埋則萬年不腐。因此,有識之士選用家庭器具用品時,應當少用塑膠製品,儘量選用可回收再利用的製品。圖/張睿杰其他具體響應環保運動,我們在生活中可以力行的,除了前面所言的家庭用水、用電要節約;不浪費消耗性的物品,如衛生紙等。我們購物時,要購買耐久而非隨手可丟棄的物品,如陶製茶杯、餐具,可換刀片的刮鬍刀;家庭用品可以到批發商大批購買,或買大箱的洗衣粉、濃縮可稀釋的洗潔精,儘量減少包裝的浪費;優先選用可回收的玻璃和金屬容器;組織請願團,要求當地商店、超級市場減少包裝及塑膠品的使用等等。圖/張睿杰工作上,儘可能回收辦公室的丟棄物,如信件、便條紙、影印紙、報紙、紙箱、鋁罐、玻璃瓶罐、塑膠、X光片、電池、鐵絲、鉛、鐵、銅器……利用電子郵遞以取代信紙,公告或便箋儘可能採傳閱方式,減少複印數量,文件儘量兩面複印,以及捐贈廢棄的家具、辦公設備給需要的機構等,都是一種實際的環保行動。圖/張睿杰現今,全世界環保團體無不致力於環境維護與生態平衡,凡為「地球村」的成員,都有責任關心「地球村」的永續生存。我們人類使用地球,但並不是擁有整個地球,在一百五十年前,美國一位印第安酋長西雅圖,就說了一句震撼世界的名言:「地球不屬於我們,我們屬於地球;我們人類只是蜘蛛網中的一絲一縷罷了。」佛法也明示情與無情都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的同體共生關係。在遷流不息的轉變中,即使極小的塵埃都與環境有微妙的關係,我們對於內心的塵垢,固然要努力消除、轉化,對於外在的汙染,也應喚起群體意識,力行環保,才能重新建立一個身心、內外都清淨美好的世界。圖/張睿杰 前一篇文章 星雲大師開示 如何淨化社會 下一篇文章 大師開示 如何加強環保教育 熱門新聞 01【時光重逢】 壺納鄉思,彩繪揚瓷 ——林振龍的陶藝人生2025.10.1702社論--放下手機,重拾人生2025.10.1703菲宿霧強震 佛光人第2波賑災進偏鄉2025.10.1704佛光山大雄寶殿藻井彩繪 共畫人間淨土 2025.10.1705大樹下,我的詩人夢2025.10.1706如水的歌聲2025.10.1907國防部軍備局第205廠 參訪佛光山2025.10.1808佛光山、佛光會馳援 各類家電、毛毯送光復區2025.10.1809全球最幸福國家之首 芬蘭人6個幸福祕訣2025.10.1710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多元宗教慈善關懷2025.10.2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法語 退一步想星雲大師 如何結緣?星雲大師 發心難星雲大師 我們為什麼不吃蛋和五辛星雲大師 佛教經典裡的管理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