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嚴峻,客運量減少,華航搶攻貨運商機。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報導】新冠病毒疫情衝擊,國際線航空客運量減少逾九成,業者紛紛利用客機腹艙載貨,近期由於iPhone 12手機、筆電、遊戲機、電子零組件等需求過熱,航空運輸急單不斷湧入,讓空運爆艙,運價重回漲勢。近日還傳出不少空服員,因客機班次大減、執勤機會變少,都積極爭取加入「客機轉貨機」的「類貨機服務」行列。
疫情在歐美有捲土重來之勢,歐洲國際機場協會日前示警,如果旅客量無法恢復,歐洲近二百座機場將在未來幾個月面臨破產風險。
航空公司受疫情衝擊,中華航空、長榮航空現階段卯足全力搶攻航空貨運商機,增加整體營運的現金流。貨攬業者表示,十一月底前航空雙雄、貨攬業者手上的純貨機空運艙位已被訂滿,預期十二月起,遠東到美東空運價格將再創天價。
客機要轉變為貨機,看似簡單,但過程非常繁瑣,因此在純貨機滿艙的情況下,若要以類貨機托運,價格會更貴,這也是航空運價近期飆漲的關鍵之一。
要搭客機的貨,分兩種形態,一種跟過去一樣,搭機腹載貨前往目的地,這個模式相對簡單;另一種則是包裝好放置在客艙座椅、走道上,客機變為貨機,還是必須配置基本的空服員,以載貨量最大的波音777機型為例,約須配置三到四位空服員。
類貨機的空服員主要任務,就是隨時檢查座位上或是地上的貨有無鬆脫情況;其次,雖然這些貨都經檢查才上機,還是要定時注意有無異狀。因為服務的是「貨」,不需要跟人過度接觸,又可以增加飛時,雖然辛苦,仍有不少空服員願意加入行列。
要「坐」在飛機椅子上的貨有尺寸限制,高度不能超過七十二公分,寬度也只能在四十二至五十公分;客機的貨全部重量都要精算,每個座位的貨也不能太重,否則會傷害椅子;如果貨型不佳,需要拆椅子,如此價格又要另外算;貨型、重量是決定能不能像乘客一樣搭機的重要關鍵。
航空貨攬業獲利王中菲行總經理邱鈞榮表示,純貨機出現一艙難求情形,主因蘋果新手機銷售量急增、筆記型電腦周邊訂單加量,遊戲機產品急單也很多,三大因素讓航空貨運漲勢再起。
貨攬業者說,航空運價十一月平均漲幅達百分之三十五,客戶都想搶在耶誕節、新年假期前到貨,十一月的全貨機艙位已經銷售一空,現在只能提供類貨機服務,由於類貨機成本較高,十二月上旬美東每公斤運價恐挑戰五百元以上的新天價。華航、長榮航也低調證實,空運貨運市場需求真的很熱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