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看準開發效益,近年北市透天交易量走高,不過今年卻出現量縮現象,統計實價登錄資料顯示,今年前八月跟去年同期相比卻減少百分之二十二點二,且成交量是近四年最低。不動產業者分析,今年適逢危老政策原訂的落日時程,不少開發商搶在期限前送照,另外中南部重劃區買氣也受惠產業擴張帶動,建商布局不再死守北市,讓今年透天交易呈現量縮。
統計今年台北市透天交易量發現,十二個行政區中有九個行政區成交量減少,僅中山區及文山區是量增,成交量最大的區域為內湖區、士林區、北投區、萬華區,其中內湖區及士林區近兩年一至八月的成交量都在三十戶以上,北投區及萬華區也是交易大宗,不過今年交易量都跌破三十戶,而大安區及南港區近五年成交量則都是個位數。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主任郎美囡分析,危老獎勵時程原訂於今年五月到期,雖然目前修法延長,但在立法院四月三讀前,有意願且整合成功者都趕在今年初之前送件,因此今年透天交易量呈現量縮。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表示,今年房市大好,但爆發的程度南北略有不同,誘使資金往中南部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