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安會預定今公布普悠瑪事故調查報告,昨邀請家屬參加說明會議,但要求簽署保密切結書,讓家屬怒批「搞小動作」。圖為兩年前普悠瑪意外事故現場。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今天將公布普悠瑪事故最終調查報告,運安會昨先與家屬「閉門會議」說明調查報告內容,全程歷時四點五小時。普悠瑪事故受難者權益保障協會理事長、事故家屬董家大女兒董小羚表示,運安會調查報告相對客觀,「可接受」但不夠完整,部分事證仍無法釐清,她仍有「十一項疑點」尚待解答。
昨有近十名普悠瑪事故家屬參與會議,多數家屬面對媒體都低調避談,家族有八口遭遇死劫的董小羚則提出「十一問」,包括當日火車出軌為何滾動、多大扭力才能讓軌道彎成U字型,ATP(列車自動防護系統)驗收時程不清楚、列車傾斜度如何證明、列車時速由一百三十公里到列車停止需要多遠距離等。
但董小羚說,昨天受限會議長度,沒辦法一一詢問釐清,部分得到的答案也不夠令人滿意。
至於普悠瑪列車出軌事故發生主因,董小羚說,根據家屬聽到的調查報告,並未明說主因為何,因為事故是「很多個客觀因素串起來」,並非單一原因;她對此結論可以認同,因為一開始外界都以為是司機超速,最後才陸續發現還有台鐵零件故障、機器六年沒保養等多重問題。
董小羚表示,運安會報告相對客觀,但「談不上很完整」,包括如何證明火車已做好驗收,而非「簽個名就出去」等各種事證問題,都讓人存疑。
董小羚說,對調查報告「可以接受」,但運安會強調成立目的是預防再度發生重大運輸事故,不是為了咎責,但法院判決仍要參考調查報告,運安會此種說法顯然相當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