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今天舉辦記者會,宣布桃竹苗將停灌。圖/吳姿賢
【本報台北訊】今年是1964年以來首次無颱風侵台,水情拉警報。農委會今天宣布,桃竹苗地區1.9萬公頃農田將實施停灌補償措施,影響2萬多農民,預計本周啟動。本次停灌受最大影響為水稻,目前正值二期稻作抽穗,一但停灌將百分百「零收成」,情況前所未見,農委會提出相對優惠的停灌補償公式,計算方式為去年平均農家賺款的105%加上生產成本,粗估總經費至少10多億元,但經費非由農委會出。
農委會今天下午臨時舉辦記者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今天早上經濟部召開旱災緊急應變小組會議,決議對桃竹苗地區停止供灌,為照顧農業生產將提供補償。過去每年平均有3.5個颱風襲台,今年是1964年以來首次沒有颱風,水庫集水區降雨量6月至10月歷年最低,水情日益嚴峻。
陳駿季表示,目前盤點桃竹苗將停灌的灌區範圍約為1.9萬公頃,其中水稻就占1.3萬公頃,其他作物0.6公頃,包括玉米、大豆、蕎麥、牧草、短期葉菜類、甘藷等根莖類。其中水稻需水量最大,每公頃約用1.2萬公斤的水,加計損耗可能要1.5萬公斤。
陳駿季說,前兩天到田間現況調查,發現桃竹苗水稻正值抽穗期、甚至只到孕穗期,過去資料顯示,水稻在抽穗或孕穗期間,若停止灌水將百分百沒有收成,因此研議水稻補償措施,利用去年農家賺款的105%加上生產成本計算補償金額,其他作物則依照作物類別及受影響程度,給予適度補償。
此次水稻停灌補償計算方式為史上最優惠,但主要是因為二期稻作已經開始種植,農民投入不少生產成本,跟過往預先停耕的狀況不同。2015年曾因乾旱,預先停灌桃竹苗、台中、嘉南等一期稻作,影響4萬公頃,當時以平均農家賺款加5%計算,休耕種綠肥每公頃最多補償8.5萬元。
陳駿季強調,因為今年二期水稻已經種植,這也是第一次種下作物才停灌,為確保農民收益,才提出較照顧農民的計算方式。
至於實際經費總額,陳駿季說將審慎計算,與經濟部共同報行政院核定並公告,目前無法提出明確數值,但以水稻而言,每公頃約可獲十多萬元補助。若以此計算,此次將受補償的水稻面積為1.3萬公頃,再加上其他0.6公頃作物,總經費估計約有10多億元。
根據水利法,優先用水人須負擔損害賠償,因此這次桃竹苗停灌所導致的10多億元經費,不會由農委會負擔,農委會表示,現在要優先的包括經濟部跟自來水公司,經費來源要等到行政院核定才能確認,但絕對不是農委會。
針對外界質疑農業用水遭犧牲,陳駿季說,人要用水,植物也要用水,由於有經濟發展需要,因此這次是跨部會決定,不是水利署或農水署單方決定,而是要兼顧糧食安全、社會發展需求,現在確認即使停灌,我國存糧夠多,不會導致糧食安全問題,而民生用水又需要重視,在衡量各種因素之下才做綜合判斷,不是犧牲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