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冠疫情衝擊財政備受關注,根據財政部報告,由於歲入減少、歲出增加,加上各項特別預算,明年起中央政府長期公債將上看6.1兆元,長債比達到32.6%,較2019年大增2.9個百分點。
根據財政部統計,從2012年至2019年間,中央政府長債比是逐年下降的,從2012年36.3%,逐年降至2019年29.7%。但新冠疫情讓過去減債成績破功,2年內大增2.9個百分點,相當於回到2016年水準。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下周將進行財政預算詢答,根據財政部報告,在疫情長期影響下,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入為2兆450億元,比今年度減少620億元;而歲出編列2兆1615億元,則增加839億元,歲入歲出差距將達到1165億元,再加上過去公債的債務還本數850億元,明年舉債的融資需求上看2015億元。
財政部表示,雖然目前還留有部分歲計賸餘,可移用其中100億元支應明年國庫預算,但仍得舉借1915億元債務支應需求。換算下來,本次總預算案當中,舉債占歲出比率將達到8.9%。此外,諸如前瞻基礎建設、各部會紓困政策、新式戰機採購,皆動用特別預算舉債,各項特別預算合計共約2681億元,明年新增舉債將高達4596億元。
財政部說,加計新增舉債、扣除預定的債務還本數後,預估明年中央政府1年期以上公共債務未償餘額,將達到6兆1337億元,占前3年度名目GDP平均數32.6%,長債比仍維持在《公共債務法》所規範的40.6%上限之內。
針對明年舉債大增,財政部國庫署表示,目前僅是就現有的經濟、財政環境作出預估,未來有兩個要素有望降低舉債:從收入面而言,由於國內疫情較為緩和,若明年稅收情況較佳,可挹注國庫,減少舉債需求;就支出面而言,如前瞻重大建設、新式戰機採購等特別預算,未來也要視實際執行情況,才會逐步發放公債。
出租國產改良利用 賺400億
另外,財政部也多方開發國庫財源,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透過出租國有財產及各項改良利用方案等,已為國庫賺進404.8億元收入,促參案件也帶動101億元資金挹注國庫。
財政部表示,針對目前未使用的國有非公用財產,可以透過設定地上權、都市更新、委託經營等改良利用方式,來提升資產價值,或是委託給各級政府、公營事業來做平面停車場。今年截至8月底止,權利金與租金收入就讓國庫進帳了327.4億元。
據了解,今年改良利用收入良好,主要是來自地上權權利金收入,台北市信義區世貿三館案標脫,就讓國庫賺進了313億元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