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引起肝腎毒性 後年起 限2種蘆薈作食品原料

 |2020.10.08
1300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很多優格、優酪乳內都會添加蘆薈增加口感,市面上有不少膠囊、錠劑會萃取蘆薈葉,標榜可幫助排便。但衛福部食藥署昨天預告「食品原料蘆薈之使用限制及標示規定」草案,為避免食用蘆薈成分引起肝腎毒性,未來只允許兩種蘆薈可作為食品原料,並要求蘆薈素的含量不可超過10ppm。新制預計二○二二年元旦上路。

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表示,蘆薈有一百六十多種,其中費拉蘆薈(A. vera)及好望角蘆薈(A. ferox)品種的葉子為食用的最大宗,歐盟也認為這兩種比較有食用上的歷史、安全性資料也較多,因此國內參考歐盟限定僅有這兩種蘆薈可作為食品原料。

蘆薈作為食品使用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去除表皮,取果肉放在飲料、優格內能增加口感,另一種則是萃取蘆薈葉的蘆薈素作為錠劑、膠囊產品,能幫助排便順暢。

廖家鼎說,蘆薈葉主要含有的活性成分為蘆薈素,屬於羥基蒽類衍生物的一種,長期食用含羥基蒽類衍生物的食品或膳食補充品有肝腎毒性,國際間便有案例,服用蘆薈萃取物四周,就出現肝指數飆高的狀況。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表示,蘆薈素的羥基蒽類衍生物成分類似番瀉苷、阿勃勒,具有緩瀉作用,可用來緩解便祕。但動物實驗發現有致大腸癌的疑慮,且如果服用高劑量,具有肝腎毒性,長期食用會恐造成肝臟傷害;美國也禁止以非處方藥方式販售含蘆薈素的膠囊、錠劑。

食藥署除了規範使用品種外,也參考國際蘆薈科學學會要求蘆薈素的含量不可以超過10ppm,且需標示「不建議經期婦女、孕婦、授乳者、孩童、消化道或肝腎疾病患者食用」的警語字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