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指定的國寶級作品,〈徽宗后、欽宗后半身像〉、〈畫麗人行〉局部(圖)。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文化部指定的國寶級作品,〈徽宗后、欽宗后半身像〉(圖)、〈畫麗人行〉局部。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相傳「畫始於嫘(舜妹)」,但許多才華洋溢的「她」,在中國數千年來隱沒藝壇。國立故宮博物院昨起舉辦年度大展「她—女性形象與才藝」,帶觀眾盡覽唐宋至今,在男尊女卑傳統文化壓抑下,依舊散發光彩的女性身影,及她們留下的書法、繪畫及緙繡成就。
特展精選七十一組件故宮院藏精品,分「群芳競秀」及「女史流芳」兩單元,含多件文化部指定的國寶級作品,如宋代李公麟展現唐代女子豐腴之美的〈畫麗人行〉、描繪命運多舛宋朝兩后的宋人〈徽宗后、欽宗后半身像〉、描繪後宮嬪妃百態,堪稱仇英晚期歷史故事畫精絕之作的〈漢宮春曉〉,及明四大家唐寅的〈畫班姬團扇〉、〈陶穀贈詞圖〉等。
故宮表示,「群芳競秀」展陳五代迄近現代的繪畫,展現審美標準的時代差異,包括唐代豐腴健美的宮廷嬪妃,宋代端莊婉約的大家閨秀,明、清以後纖細瘦弱的骨感美女。
如李公麟的〈畫麗人行〉是根據杜甫〈麗人行〉詩,描寫楊貴妃的姐姐虢國夫人等一行九人初春騎馬出遊情景。女子體態豐腴,額鼻反映當時留白風尚。
明代四大家之一仇英的〈漢宮春曉〉,以春日晨曦中的漢代皇家庭園殿宇為背景,描繪後宮嬪妃百態,包含畫師毛延壽為王昭君寫像的著名故實。除美女群像外,也融入琴棋書畫、鑑古、蒔花等文人休閒活動。
展覽中也可一窺民國時期畫家丁衍庸嘗試國畫新技法的作品〈木蘭從軍〉。該作以流暢線條畫出代父從軍的花木蘭,畫中士兵下跪仰視,突顯木蘭驍勇。
「女史流芳」單元展出女性藝術家作品,故宮指出,青史曾留名的女性創作者與男性相比數目懸殊,卻不乏筆墨清麗且風格獨具的佳構。包括趙孟頫妻管道昇以楷、行、草三體(雜體書)書寫的〈致中峰和尚尺牘〉;仇英之女仇珠(號杜陵內史)畫風精工秀麗的〈畫唐人詩意〉,及明代文俶的〈畫春蠶食葉〉等。
〈致中峰和尚尺牘〉為管道昇寫給中峰明本的一封信,述及感念師恩浩蕩,並望其點化亡者,普度家人眾生。封題與本幅裱成一頁,從「趙管」鈐印,得窺古代女性婚嫁冠夫姓的傳統。
故宮表示,展覽標題「她」取自顏真卿書跡,顏真卿的藝術成就源頭即為其母殷氏夫人的教養,代表歷史上眾多無名的「她」留下的影響力。展期至十二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