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舉辦中秋朝山禮佛修持活動,以精進的方式度過佳節。
圖╱人間社記者戴良雄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佛光山一日舉辦中秋朝山禮佛修持活動,鳳山講堂、岡山講堂、屏東講堂、佛光會高新三區、普門寺、法寶寺、斗六禪淨中心、南台別院、台南講堂、福國寺等道場信眾,以及佛光山叢林學院、徒眾短期研究班等人歡喜參與,透過朝山修持共度中秋佳節。
啟程儀式由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主法,並頒贈掛軸予朝山團長。大眾隨著佛號三步一拜,從不二門經靈山勝境,朝禮至大雄寶殿。慧昭法師領眾恭讀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朝山祈願文〉,並以朝山應懷有的「感恩心、慚愧心、思齊心、恭敬心、大信心、菩提心」,與眾期勉。
朝山後,隨即於如來殿大會堂展開「秋月禪心」接心座談,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勉眾在佛法上要精進,並以「殘缺也是美」闡述,月亮雖有圓缺但聖者的心境自在,所看到的世間一切都是圓滿的,「大家在賞月的同時,要能看到聖者的心,也檢視自己的心是否清淨。」
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以李白〈靜夜思〉、蘇軾的〈水調歌頭〉等多首描述月亮的詩詞,與眾分享文人因月色所感悟的情懷;月亮的光明皎潔,如同所謂的明心見性,禪宗也有著名典籍名為《指月錄》。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則以故事為喻,闡述透過朝山,進而發現自己的佛心與佛性。
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協會長林文輝表示,以往中秋節都是在家與家人團聚,但這天看到許多是闔家大小一起朝山,很特別,「透過朝山可以使心寧靜,感覺很好」。佛光會中華總會監事徐明基表示,朝山是五體投地,與佛接心、懺悔,希望提升自己的道業,更願眾生獲得安樂。南台別院中二分會的尤良安說,已有多次朝山經驗,但首次在中秋節參與,「月圓人團圓時,來佛光山與佛接心,感覺更加法喜充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