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開示 如何做好心靈環保

 |2020.10.04
5559觀看次
字級
圖說:心靈環保包含思想、觀念、語言、心意的淨化等,這都是心靈環保重要一環。圖/unsplash


影片來源:Youtube/ibpsradio/如何做好心靈環保

文/星雲大師

生存,是一切眾生共有的權利,但是以人為本的佛教,認為宇宙之間,「人」最為寶貴;在天地之間,所有動物當中,只有「人」能夠頂天立地、頭頂朝天的立足在天地之間,不像其他動物都是背朝天,無法雙腳直立的站起來。

人是萬物之靈,但也是問題的製造者,世界上所有問題的產生,都與「人」有關,包括現在所謂的環保問題,也是因為人類的自私無明,破壞了自然界的和諧與循環,以致天災地變不斷。因此,如何解決當前的環保問題,除了做好外在的生態環保,尤應重視內在的心靈環保。


圖說:2002年9月,由《人間福報》與「人間衛視」共同發起「媒體環保日、身心零汙染」活動。 圖/資料照片

生態環保,諸如自然界的保育、空氣的淨化、水源的清潔、噪音的防止、垃圾的處理以及輻射的防護等;從居住環境到自然生態,乃至整個地球的保護,都屬於生態環保的範圍。心靈環保則包括思想、觀念、語言、心意的淨化,例如:拒絕垃圾知識、思想不被汙染,就是思想的環保;觀念正確,凡事正面思考,就是觀念的環保;口業清淨,不講髒話,不兩舌、不惡口,就是語言的環保;心中無煩惱、嫉妒、不平、憤恨等情緒,就是心意的環保。


圖/unsplash

生態環保要靠大眾的力量共同維護,心靈環保則有賴個人淨化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平時一般的環保,都是心外的,心中的清淨才是最大的環保,因此佛教認為,環保觀念的建立,應該從人心開始。

我們的心有如工廠,工廠的設備好,則運作正常,產品優良;設備不好,不但產品劣質,連帶破壞空氣、水源,造成環境汙染。因此,提倡環保,應該先從心內做起,心內的環保做好,心外的環保才能完成。如《維摩經‧佛國品》說:「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圖/unsplash

只是我們如何才能做好心靈的環保呢?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平時我們掃地要有掃把,洗衣服要有清潔劑,甚至打仗也要有精良的武器;同樣的,要把心中的垢穢清理乾淨,也要有工具和武器。例如正見、正信、慈悲、智慧、忍耐、勤勞、友愛、奉獻、犧牲、慚愧、懺悔等,有了這些工具,心靈就能清朗乾淨,就能打敗心中的煩惱魔軍,就能所向披靡,攻無不克了。



在經濟學上有一句名言,叫做「開源節流」。所謂「開源節流」,不一定只限於金錢、物資,其實人心的貪瞋癡,才是造成生態破壞、能源危機的主要原因。因此,「開源」應開佛法之源,也就是開發自己的慚愧心、感恩心、歡喜心、感動心;「節流」應節省金錢用度,尤其要節制自己的貪欲瞋心。所以,重視環保、愛護地球,必須「開源節流」。

為了推動環保,佛光山在一九九二年的信徒香會中,特別舉辦「佛光山信徒身心環保淨化法會」,讓大家共同響應身心環保淨化運動,希望從內心的清淨,繼而影響心外的世界,使內外都能得到淨化。


圖/unsplash

環保要從自己做起,從個人的淨化,進而帶動國家社會,乃至全世界的淨化。因此,近年來佛光山更積極推動人間佛教所提倡的「四給」與「四和」,希望人人在日常生活中,隨緣隨力「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從實踐佛光人的工作信條中,不斷自我淨化、提昇,繼而有助於「家庭和順、人我和敬、社會和諧、世界和平」的人間淨土之建立。

此外,國際佛光會多年來陸續發起「把心找回來」、「七誡運動」、「慈悲愛心列車」、「三好運動」等,也都是為了淨化世道人心、改善社會風氣而辦的心靈環保活動。


圖/unsplash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