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遠距充電可達120公尺 顛覆無線傳輸能量技術 |2020.09.22 語音朗讀 237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說:深圳公司研發手機遠距充電技術,可達120公尺,讓手機遠距無線充電不再是構想。示意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報導】手機無線充電很方便,如果能達到遠距充電不用貼著充電板,那就更完美,但有可能嗎?中國大陸深圳市思禾銳創新科技公司研發出可在較遠距離為手機充電的技術,最遠可達120公尺。該公司聲稱,這項技術可創造人民幣近兆元商機。示意圖/unsplash根據《中央社》、《深圳新聞網》報導指出,深圳的思禾銳創新科技有限公司,16日公布遠距充電相關成果,被認為是一項顛覆創造性發明技術,可能將改變全球電子電器能量傳輸方式。示意圖/unsplash報導表示,這項技術是在手機植入一枚晶片,就可以實現無線充電,最遠可在120公尺外對手機充電。報導轉述思禾銳運營合夥人陳哲在發布會上說,這項技術由思禾銳自主研發,是一種全新的革命性電能無線傳輸技術,不僅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而且具有卓越的抗遮罩能力。據說,目前主流的電能無線傳輸轉換效率為70%~90%,但思禾銳研發的新技術可達到95%,接近有線傳輸的效率。示意圖/unsplash陳哲並說,目前主流電能無線傳輸技術採用6.78MHz的磁共振,思禾銳的技術則採用3至6MHz的超低頻直波技術,避免了高頻對人體的傷害。也就是說,這項技術頻率比較低,不形成輻射,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報導指出,這項技術已經完全實現可晶片化,拋開了龐大的線圈,取而代之的是超小的體積;產品晶片化大規模應用,將產生近兆的市場需求。尼古拉·特斯拉 無線傳輸電先驅早在1899年,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就已經開始對無線輸電的探索。他在紐約建造了無線電能發射塔,並構想出了無線輸電方法:把地球作為內導體、地球電離層作為外導體,通過放大發射機以徑向電磁波振蕩模式,在地球與電離層之間建立起大約8Hz的低頻共振,再利用環繞地球的表面電磁波來傳輸能量。圖說:「沃登克里弗」塔,特斯拉當時在長島東北岸建成,此塔高度56.9公尺左右,鐵塔頂部有一個直徑為 68 英尺的半球型圓頂。圖/取自網路雖然這一構想在當時沒有實現,但卻是百年前科學家對無線充電的一次大膽探索。圖說:尼古拉.特斯拉75歲生日時,登上時代雜誌封面。圖/取自網路尼古拉·特斯拉(1856年7月10日-1943年1月7日),是美籍塞爾維亞族發明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電機工程師、化學家和未來學家。被認為是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並因主要設計了現代交流電力系統而最為人知。在邁克爾·法拉第發現的電磁場理論的基礎上,特斯拉在電磁場領域有著多項革命性的發明。他的多項相關的專利以及電磁學的理論研究工作是現代的無線通信和無線電的基石。圖說:塞爾維亞裔美籍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圖/取自網路 前一篇文章 新聞千里眼 下一篇文章 世界第三皮草生產國 波蘭擬禁皮草養殖救800萬動物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林信義:台灣於APEC能見度提升國軍裝備採購 證實5案延宕鄭麗文:讓國民黨羊群變獅群APEC林信義進場與國旗同框陸勝1號操演 女兵不讓鬚眉台電完成 核電廠現況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