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普度動物好兄弟 北市動物園端「全素」供品

 |2020.09.02
1151觀看次
字級
市動保處,處本部位於北市吳興街郊區,早期有在做動物屍體焚化,也曾設有解剖室,一旁設有「犧牲動物紀念碑」。圖/北市動保處提供
北市動物園每年在中元節前後舉辦「慰靈祭」,超渡園區周邊所有野生動物,以及園內往生動物。圖/北市動物園提供

【本報台北訊】今天是中元節,不少公司行號、政府機關在普度,祈求平安,除了普度好兄弟,也普度動物界好兄弟。北市動物園每年在中元節前後舉辦「慰靈祭」,超度園區周邊所有野生動物,以及園內往生動物,準備牧草、飼料,再請法師來園內誦經;北市動保處則會在「犧牲動物紀念碑」前準備牧草、乾飼料,追念所有因故往生的野生動物及流浪動物。

北市動物園慰靈祭活動,多定在中元節前後,最早可追溯至1924年,當時市動物園第一次為往生動物進行法事,隔年則舉行「動物愛護DAY」,是首度正式、有民眾參與的動物慰靈活動,1930年11月23日第二回舉行慰靈祭。

無尾熊館館長王建博表示,今年慰靈祭辦在8月24日,當天請來地藏悲願基金會師父來園區誦經,園長、副園長、各動物園區長都在場,桌上供品則是全素食,就連零食內都不能含豬油,也會準備動物喜歡的闌尾草、牧草、甘草、飼料,還有一些水果,但不會提供食肉目的肉品。

有些保育員也會開玩笑說,「肉食動物靈魂來怎麼辦?」王建博說,各教派祭祀方式不同,心誠則靈;而在動物園內,祭祀時間也不能太長,畢竟大家都有工作要忙,也不鋪張,一切從簡,誦經後會有師父帶著符水去動物欄舍、展場「灑淨」,祈求平安。

至於北市動保處,處本部位於北市吳興街郊區,早期有在做動物屍體焚化,也曾設有解剖室,民國2001年才移至動物之家;有時動保處也要出動「動物」道路救援,舉凡牛、羊、豬,甚至是山羌、烏龜、浣熊都曾是救傷對象,有時受傷過重,也可能在醫治過程中不幸往生,處本部也在1986年正式設立「犧牲動物紀念碑」。

動保處表示,每逢中元節就會準備供品到碑前參拜,貓飼料、狗飼料、鳥飼料、牧草都是供品之一,有趣的是,拜完動物好兄弟,動保處還會轉往辦公室大門口祭拜好兄弟,一天之內就要拜上2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