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豬牛 須標示原產地

 |2020.08.30
189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蔡政府開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及全齡美牛事前未溝通,配套措施更倉促,衛福部前天深夜於官網公布「散裝食品標示規定」細節,雖要求豬、牛等二十項食品標示原產地,但尚未要求自助餐、小吃店、速食店、美食街等餐飲業者標示食物產地。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承諾,本周將陸續預告,之後會示範該怎麼標示;陳時中說,含有萊克多巴胺的美豬沒有食安風險,他也願意示範帶頭吃美豬。

消基會昨痛批政府粗暴,置民眾健康權益於不顧,除堅決反對開放進口,也要求公開決策過程及具體民眾健康風險的評估經過與結果,沒有道理「以犧牲民眾健康權益來換取政治利益」。消基會祕書長吳榮達表示,食用美豬、美牛的健康問題可能在若干年後才顯現,政府應比照衛福部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基金」,設置消費者救濟補償機制。

根據食藥署說明,便利商店、超市、賣場、量販店、夜市等販賣的現場調理或持續加熱食品,還有麵包、糕餅店、觀光工廠或飯店附設烘焙坊賣的麵包、蛋糕、甜點,皆不屬於散裝食品,目前也不在規範之列。民眾在便利商店買到的熱狗、在麵包店買肉鬆麵包,都必須等待食藥署訂出規範,才需要標示。

專屬貼紙 還沒討論

另外,有民眾期盼針對美豬設計專屬貼紙標示。食安辦主任許輔昨天表示,美豬未來的管理方向,應比照美牛,「美牛怎麼做,美豬就怎麼做」,據他了解,目前並未討論針對美豬設計專屬貼紙。

據食藥署公告細節,目前規範所有販售散裝食品業者,無論市場攤販或網路店家,須明確標示,以中文顯示告知消費者,以標示牌方式呈現者,字體大小長寬不得小於二公分,以標記或標籤呈現,字體長寬不得小於零點二公分。

開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及全齡美牛是重大政策,但衛福部食藥署身為食安主管機關,完全不願對外說明政策及執行細節。據了解,蔡政府自宣布政策後,各部會皆採取集中發言制度,衛福部僅有部長陳時中可以發言。有民代私下透露,蔡政府的目的是不望引發更多討論,溝通也只形式,必須避免引來更大爭議。

邊境把關 才是重點

食品標示不實事件時有所聞,民眾對產地標示常存有質疑,再加上全球貿易往來過程複雜,即使標示產地,卻未必是最初的原產地。輔仁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陳炳輝表示,單靠標示是不足夠的,且標示增加業者成本,後續價格勢必反應在消費者身上。

陳炳輝表示,若符合風險評估,訂出殘留容許值就可以進口,但既然開放,就一定會有風險產生,配套措施一定要做好,除了標示,邊境把關更重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