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滴回憶】 風言風語話颱風

文/宋隆俊 |2020.08.27
845觀看次
字級

文/宋隆俊

猶記得小時候住在鄉下時,雖然對颱風很厭惡,卻又有幾許期待,這話怎麼說呢?因為,颱風會為窮困的農家帶來額外的收入。

農民最怕六、七月的颱風,此時稻子即將收成,因此,颱風前夕莫不急著搶割稻榖。然而七、八分熟的稻穗叢還無法搶收,就必須用竹棍一一扳倒,讓它們伏貼著地面,減輕狂風驟雨的侵害。而待颱風一過,又得立即將田水排乾,否則稻粒會生根發芽,那一切的辛苦都白做工啦!

而每當颱風來臨前,還得先把屋頂的瓦片用石頭壓住,再五花大綁地將房子繫在大樹上,以防強風吹襲,至於屋內滴滴答答漏水,自是不用說了!不過,颱風也會為農家帶來小財。

在那燒飯、煮水還沒有電氣與瓦斯爐具的年代,木柴、稻草、穀殼乃至乾牛糞,都是燃料。我們村子後面是一片木麻黃防風林,但仍敵不過「風婆子」的摧殘,當颱風籠罩時,木麻黃霹靂帕啦的斷裂聲響,彷彿告訴村民──不怕沒柴燒了!

當風離雨停後,村人無不忙手忙腳地往林子奔去,撿拾被攔腰折斷的樹木,鋸的鋸、扛的扛,像螞蟻搬食物一樣,把木柴抬回家晒乾後當成燃料。整遍樹林子裡有說有笑的,好似一個大菜市場。

颱風天,孩童的快樂指數也破表,可以興奮地到別人家的果園撿拾被風掃落的水果,主人並不會責罵驅趕,不然水果爛掉了也殊為可惜。

往昔的颱風天有歡笑也有悲傷,那些回憶,永遠深藏在我內心深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