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再感染 爆3案例

 |2020.08.26
92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香港大學團隊二十四日表示,一名曾確診新冠病毒疾病並康復的患者,四個半月後再次確診,是全球首例被證實重複感染的病例,團隊指,康復的患者只短時間具免疫力,「群體免疫」並不可行;荷蘭、比利時媒體隨後在二十五日報導,兩國境內也各出現一起康復患者再度感染案例。專家指出,若消息屬實,在疫情高發及流行區,「再感染」恐成為常態。

香港一名三十三歲男性,三月底曾確診新冠病毒疾病,四月中康復出院,但本月赴歐洲旅遊返回香港後再度確診。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臨床副教授杜啟泓等人帶領的團隊發現,這名患者兩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明顯不同,屬不同病毒分支,因此確認患者是康復後再被感染。這是全球首宗新冠病毒疾病患者康復後被二次感染的文獻。

新冠病毒

或與人類長期共存

團隊指出,有證據顯示一些患者的抗體水平在幾個月後逐步下降,自然感染後可能只在短時間內有免疫力,而新冠病毒可能會像其他引起感冒的人類冠狀病毒一樣,持續存在於全球人群中。

杜啟泓表示,新冠病毒感染後無法終身免疫,因此疫情初期有些國家提出,讓一定比例民眾感染並康復,以達到的「群體免疫」的想法,並無法有預期效果。有鑑於患者康復後仍可能被感染,團隊建議康復者仍應考慮接種疫苗。

外媒二十五日報導,再次染疫的一名荷蘭人,是免疫系統較弱的年長者;擔任荷蘭政府顧問的病毒學家吉柏曼斯(Marion Koopmans)表示,「再感染」是預料中的事,她說:「爆出二次染疫不會讓我緊張,我們得看這種情況是否經常發生。」

比利時病毒學家范朗斯特(Marc Van Ranst)說,二次染疫的一名比利時患者,症狀相對輕微,但仍非好消息,因為這顯示患者在第一次染疫時產生的抗體,不足以抵抗略微不同的病毒變種,才造成二次染疫。范朗斯特表示,目前不清楚二度染疫案例是否稀少,抑或其實有很多人在康復六、七個月後又再度感染。

高流行區

二次感染恐成常態

針對二度感染新冠病毒案例,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指出,如果消息屬實,在疫情高發及流行區,「再感染」會成為常態。

張文宏指出,「再感染」關乎免疫的持久性,也關乎未來疫苗保護的時間和重複接種疫苗的間歇時間。張文宏認為,目前不需要過於緊張,畢竟歷史上常見的其他冠狀病毒,感染後免疫的時間都超過四個月。

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經過幾個月疫情發展,新冠病毒疾病流感化的可能性愈來愈高,所幸台灣面對流感的經驗豐富,接種疫苗、衛教防疫都在可模擬範圍中。

陳時中表示,新冠病毒疫情甫爆發時,對於疫情發展,學界就出現兩派論戰,一派認為新冠病毒疾病將流感化,也就是未來新冠病毒將與人類長期共存,另一派認為新冠病毒與SARS型態類似,朝高致死率情況發展,目前看起來,前者可能性較高,但他強調,現在就將新冠病毒定調「流感化」仍言之過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