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名青少年在安平開台天后宮依古禮「鑽桌腳」。圖/中央社
【本報台南訊】「做十六歲」是台南特有的成年禮習俗,依往例是在每年的七夕(農曆七月七日),台南市政府今年首度結合寺廟合辦這項傳承自清朝的活動,因考慮到學子暑期補習及上課時間,提前於二十三日(農曆七月五日)舉辦。
成年禮的青少年參與踴躍,市府估算約有三百人,依循古禮上香祭拜及「鑽桌腳」(台語),再前往安平古堡周遭老廟巡禮,下午步行山海圳綠道,完成「轉大人」儀式。在台南市長黃偉哲見證下,一名由祖母扶養長大的青少年跪著奉茶,感恩答謝,也讓祖母流下感動眼淚。
台南市「做十六歲」源起於五條港,當時是清朝,港區有童工,薪資是成年人的一半,一旦長成到十六歲,就能領全薪,家人多會設宴款待工頭及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