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世界文明系列:福州 (5-5) 美麗的郊野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0.08.21
2633觀看次
字級
鄉下的農田裡,水稻已經收割完畢,農夫趕著耕牛在犁地,為春耕做準備。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這張照片是在湧泉寺的大天井看中心建築大雄寶殿,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整座寺院層層上升的布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遠處山巒起伏,近處河上有座簡易的木橋,五名男子和一名小童立在橋上,其中一人還打著傘。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在閩江出海口的北側有座小島名川石島,因處 於海上要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鄭和下西洋 的船隊多次繫泊於此,早期來閩的傳教士和商人 多選擇在此修建別墅避暑。抗日戰爭結束後,福 州的日軍受降儀式也是在這座小島上舉行。照片 中是川石島上的一個小漁村,岸邊晾晒著漁網, 還有一艘小船正待修補。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福州東郊有鼓山,林木森森,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聞名遐邇,山上建有多座寺廟,尤以建於五代時期的湧泉寺著名。最初這座 寺院名「華嚴寺」,唐武宗滅佛時被毀,後重建,宋真宗還賜額「湧泉禪寺」。湧泉寺最盛時曾有僧眾一千五百多人,時至今 日仍是閩剎之冠。古時候登湧泉寺,要從山麓下院開始爬二千多級台階,經過「七亭七里路」才能到山門,而這一路上的七亭各景也頗值一觀。照片中即前往湧泉寺路上的一處景點。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陳若霖是清代著名官吏,福州人,去世後葬在福州南郊北園山 頭嶺。這張照片是陳若霖墓的大門和石像生,包括一對石虎、一 對石羊、一對石馬和文武官員各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湧泉寺山門東邊,有一座石砌拱門,上書「靈源深處」。沿著 山崖石階下行,可見中裂一澗,就像一座石洞,上有石刻「靈源 洞」三字。靈源洞兩側,薈萃了自宋以來的摩崖石刻二百多方, 約占鼓山現存摩崖題刻的一半,真、行、草、隸、篆諸體具備, 猶如一座石刻書法博物館,有「東南碑林」之譽。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湧泉寺建在鼓山山腰,前為香爐峰,後倚白雲峰,寺院周圍是繁茂的 樹林,有「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的說法。從這張俯瞰湧泉寺的照 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寺院的布局,整座寺院以大雄寶殿為中心,沿 山坡地形層層上升。照片中山門被林木遮擋,能看到的第一進建築是天 王殿,過天王殿是大天井,中間橫橋臥波。左右有鐘鼓樓相對。拾級而 上,兩側是閩王祠、伽藍殿,正中為大雄寶殿。現存大雄寶殿為清‧光 緒八年(1882)重建。大雄寶殿後為法堂。東側下方為藏經樓。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在閩江出海口長門村電光山上有座國內現存最古老最大的炮台,即長門炮台。這座炮台始建於明‧崇禎五年(1632),清代重建,是一座圓形城堡式建築,由圍牆、營房、操場、彈藥庫、炮位組成。外牆底部和上層內部均採用花崗岩大條石壘砌,中間還有一個大操場。整座炮台立於山頂,氣勢宏偉,與附近的禮台炮台、射馬炮台、 劃鰍炮台,以及隔江的琅岐島金牌炮台、煙墩炮台等形成犄角之勢,扼守閩江口。在1884年的中法海戰中。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福州舊城北有座小山名屏山,明‧洪武四年(1371)在修建福 州府城的同時,仿城門樣式在屏山上修築了「樣樓」,後更名為 鎮海樓。樓前有七口石缸,按照北斗七星排列,稱「七星缸」, 寓意「北斗之水厭火祥」,保佑全城平安。可惜這座鎮海樓的命 運頗多舛,歷史上屢建屢毀,被毀的原因大都是因為颱風或大火 ,唯獨在1970年韓先楚主政福州,認為屏山上的鎮海樓會成為敵 人空襲的地理標誌,下令拆毀。現在的鎮海樓是2008年完成重建 的。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福州城內外有許多知名的勝景,其中東郊的鼓山與湧泉寺是清末在福州居留或遊覽過的外國人記述最多的兩處。這裡秀麗的風光和雄偉的古寺,自古以來就吸引著文人墨客,早在西晉年間,就有「左旗右鼓,全閩二絕」之譽。到了近代,這裡也是早期活動受限制的外國人喜愛的郊遊地點,山上林木茂盛,溪水奔瀉,登頂可極目遠眺,徜徉山中可觀賞數百處摩崖石刻,湧泉寺裡的僧人也很友善。

南方最平凡的鄉間自有一番山水景致,田地農舍,溪流橋渡,都各有幾分秀美。那些留存在照片裡的鄉村景色,往往要比城市的街景在現實中存在的時間更長,許多地方直到近幾十年,還保有一些過去的神韻。當然舊時代真實的鄉間生活遠不是田園詩般的恬然自得,一頭耕牛、一壟稻田,背後都書寫著傳統農業社會的艱辛。至近代,富國圖強的思潮起,現代化的趨勢不可阻擋,那些因這一過程而消失的古雅風景,能在相紙或底片上留下一分影像,已算是後世的幸運了。

鄉下的農田裡,水稻已經收割完畢,農夫趕著耕牛在犁地,為春耕做準備。田地中間還插著一個南方典型的草垛。在南方潮溼的天氣下,稻草高高摞起不易腐爛,冬天可以充當牲畜的飼料,而在北方,草垛一般都是直接摞在地面上。照片右面有一座典型的閩南大厝,兩邊的馬鞍牆曲線優美,房前還有一棵高大的榕樹,很有地方特色。

這張照片是在湧泉寺的大天井看中心建築大雄寶殿,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整座寺院層層上升的布局。大雄寶殿前有一方水池,水池上架一石橋,兩側各有一盞可升降的燈。高處的大雄寶殿初建於五代開平二年,宋代重修,明代毀於大火,清.光緒八年再次重建,保存至今,殿內供奉三世佛,兩側還有十八羅漢。

遠處山巒起伏,近處河上有座簡易的木橋,五名男子和一名小童立在橋上,其中一人還打著傘。這樣的摺傘是舶來品,因此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種摺傘都被老百姓稱為「洋傘」。遠處有兩個草垛非常顯眼,這是南方特有的樣式:立一根木竿,將稻草晒乾後紮成束,一層一層圍繞這根木竿碼放壓實,遠看好似一座塔。

在閩江出海口的北側有座小島名川石島,因處於海上要道,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多次繫泊於此,早期來閩的傳教士和商人多選擇在此修建別墅避暑。抗日戰爭結束後,福州的日軍受降儀式也是在這座小島上舉行。照片中是川石島上的一個小漁村,岸邊晾晒著漁網,還有一艘小船正待修補。

福州東郊有鼓山,林木森森,早在一千多年前就聞名遐邇,山上建有多座寺廟,尤以建於五代時期的湧泉寺著名。最初這座寺院名「華嚴寺」,唐武宗滅佛時被毀,後重建,宋真宗還賜額「湧泉禪寺」。湧泉寺最盛時曾有僧眾一千五百多人,時至今日仍是閩剎之冠。古時候登湧泉寺,要從山麓下院開始爬二千多級台階,經過「七亭七里路」才能到山門,而這一路上的七亭各景也頗值一觀。照片中即前往湧泉寺路上的一處景點。

陳若霖是清代著名官吏,福州人,去世後葬在福州南郊北園山頭嶺。這張照片是陳若霖墓的大門和石像生,包括一對石虎、一對石羊、一對石馬和文武官員各一。

湧泉寺山門東邊,有一座石砌拱門,上書「靈源深處」。沿著山崖石階下行,可見中裂一澗,就像一座石洞,上有石刻「靈源洞」三字。靈源洞兩側,薈萃了自宋以來的摩崖石刻二百多方,約占鼓山現存摩崖題刻的一半,真、行、草、隸、篆諸體具備,猶如一座石刻書法博物館,有「東南碑林」之譽。

湧泉寺建在鼓山山腰,前為香爐峰,後倚白雲峰,寺院周圍是繁茂的樹林,有「進山不見寺,進寺不見山」的說法。從這張俯瞰湧泉寺的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寺院的布局,整座寺院以大雄寶殿為中心,沿山坡地形層層上升。照片中山門被林木遮擋,能看到的第一進建築是天王殿,過天王殿是大天井,中間橫橋臥波。左右有鐘鼓樓相對。拾級而上,兩側是閩王祠、伽藍殿,正中為大雄寶殿。現存大雄寶殿為清.光緒八年(1882)重建。大雄寶殿後為法堂。東側下方為藏經樓。

在閩江出海口長門村電光山上有座國內現存最古老最大的炮台,即長門炮台。這座炮台始建於明.崇禎五年(1632),清代重建,是一座圓形城堡式建築,由圍牆、營房、操場、彈藥庫、炮位組成。外牆底部和上層內部均採用花崗岩大條石壘砌,中間還有一個大操場。整座炮台立於山頂,氣勢宏偉,與附近的禮台炮台、射馬炮台、劃鰍炮台,以及隔江的琅岐島金牌炮台、煙墩炮台等形成犄角之勢,扼守閩江口。在1884年的中法海戰中,清軍在這座炮台還重傷法艦拉加利桑尼亞號(La Galissonniere)裝甲巡洋艦,致法遠東艦隊司令孤拔受傷死亡。

福州舊城北有座小山名屏山,明.洪武四年(1371)在修建福州府城的同時,仿城門樣式在屏山上修築了「樣樓」,後更名為鎮海樓。樓前有七口石缸,按照北斗七星排列,稱「七星缸」,寓意「北斗之水厭火祥」,保佑全城平安。可惜這座鎮海樓的命運頗多舛,歷史上屢建屢毀,被毀的原因大都是因為颱風或大火,唯獨在1970年韓先楚主政福州,認為屏山上的鎮海樓會成為敵人空襲的地理標誌,下令拆毀。現在的鎮海樓是2008年完成重建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