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烘焙龍眼乾 飄香數十載 |2020.08.19 語音朗讀 12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八旬婦人黃淑嵋(左)是雲林林內鄉內少數烘焙龍眼乾的老師傅,期盼傳承古早手藝。圖/陳苡葳 雲林林內鄉地方特產「龍眼乾」,隨著烘培師技藝缺乏傳承,幾乎停產,僅存幾個古窯還有在生火,八旬婦人黃淑嵋是鄉內少數的老師傅,遇上龍眼近年產量大減,黃婦的訂單如雪片般飛來,許多民眾都說,為了古早滋味,「等多久都願意」。圖/台南市東山區農會 雲林林內鄉地方特產「龍眼乾」,隨著烘培師技藝缺乏傳承,幾乎停產,僅存幾個古窯還有在生火,八旬婦人黃淑嵋是鄉內少數的老師傅,遇上龍眼近年產量大減,黃婦的訂單如雪片般飛來,許多民眾都說,為了古早滋味,「等多久都願意」。圖/台南市東山區農會 【本報雲林訊】雲林林內鄉地方特產「龍眼乾」,隨著烘培師技藝缺乏傳承,幾乎停產,僅存幾個古窯還有在生火,八旬婦人黃淑嵋是鄉內少數的老師傅,遇上龍眼近年產量大減,黃婦的訂單如雪片般飛來,許多民眾都說,為了古早滋味,「等多久都願意」。近年製作龍眼乾的手法逐漸被瓦斯爐或乾燥機取代,循古法烘焙龍眼乾的技藝面臨失傳危機,黃淑媚的手藝更顯珍貴,黃自幼在長輩教導下學會烘焙龍眼乾,也成她人生中的主業,養活一家人。黃婦今年八十多歲仍老當益壯,且記憶如初,遵循祖傳古法烘焙龍眼乾,她說,一批龍眼乾得烘上兩次,並使用龍眼木慢慢地燻,製程通常約需四天三夜,烘焙時火候大小要恰到好處且不能斷,每三至四小時得幫龍眼「翻身」。龍眼是台灣夏天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又稱桂圓、圓眼、龍目、福圓,屬無患子科。每年三、四月開始開花期,七月下旬就開始進入產季,八月中旬進入盛產期,而晚熟的品種九月才上市。 前一篇文章 蔬食饗宴 家扶童吃出健康 下一篇文章 高蛋白補過頭 重訓男猛冒痘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父親的山水2025.10.3103佛光會送家具至光復 助受災戶重建家園2025.10.3104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2025.11.0105印尼佛教大學教職員 佛光山佛學院培訓 2025.10.3106【遇見荷】 呼喚你的名字2025.10.3107【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2025.11.0108【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09社論--新台幣改版2025.10.3110梵蒂岡跨宗教對話60周年 教宗喜會中華人間佛教代表2025.10.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學童當小農 種出玉米窗簾食物燒焦、蔬菜久煮 烹調不當破壞營養素農試所研發 咸豐草茶飲隨手包腸道是人體第二大腦 影響情緒睡眠免疫力伊甸推頤養食 讓長輩吃得美味握力減弱健康警訊 反映身體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