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八家將穿西裝 台灣多重臉譜 曹麗蕙 |2020.08.18 語音朗讀 312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作品〈行人〉。圖/耿畫廊提供 郭振昌與他的作品〈文化混合1949—?〉。圖/記者曹麗蕙 作品〈遊山玩水〉。圖/耿畫廊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灣深受儒釋道傳統與西方現代化影響,本就是個文化混合體」,藝術家郭振昌在「文化混合」系列畫作中,用粗黑線條、鮮豔用色勾勒出囝仔仙、三太子、敦煌佛像、飛天以及儒家孔子等,還將花布、各國國旗貼紙、玩具珠寶拼貼在畫面上,不僅視覺風格強烈,更讓民眾一眼就感受到台灣文化的「生猛活力」與「多重混生面貌」。一九四九年,郭振昌出生於彰化鹿港,屬於戰後出生的第一代藝術家,「以前長輩覺得學藝術會餓死,爸爸也叫我去考醫生,但我考一次就不考了,我就是要當畫家!」郭振昌直陳對藝術的熱愛,「我天天都在畫,如同早上起來刷牙,已成一種習慣,下午就自動跑到畫室作畫」。用廟宇顏色詮釋台灣味風格他曾私塾台灣前輩抽象畫家李仲生,一九七○年代中後期,獲美國「亞洲基金會」獎助,有五年時間深入台灣民間田野調查,研究傳統手工藝,這段經歷也深深影響他日後創作,譬如剪粘、牌匾、寺廟的壁畫和門窗,以及道教通俗信仰中的媽祖、千里眼、八家將等形象,他都加以轉化為個人化的藝術形式,「我的畫很台灣,運用廟宇常見的紅綠黃藍等顏色,就是想把台灣味道帶到繪畫中」。郭振昌對社會觀察著力甚深,認為台灣身懷混雜文化的特質。因此他大量結合台灣本土、中國大陸、日本和西方元素,搓揉出一套視覺鮮明,張力強大,並置中、西、古、今的獨特藝術風格;他尤擅立體拼貼,在畫面植入時鐘、花布、勳章、玩具珠寶、記憶卡、報紙、卡通貼紙等現成實物,來反映當代生活與流行文化。〈從何開始 -3〉是他的經典作品之一,他在畫中混搭佛像、飛天、囝仔仙、三太子等圖像,展現常民期盼國泰民安的願望;之後更直接以「文化混合」之名,並列儒、道、佛三者圖像,完成〈文化混合1949-?〉作品,傳達台灣多重文化混生的面貌。壓克力西畫表現中國山水此外,受老師李仲生啟迪,郭振昌很早就對佛洛伊德心理學感到興趣,作品中不乏以「影子」暗示人的無意識或潛意識作用,〈行人〉即是郭振昌描繪台北信義計畫區的街景,畫中每個人臉上都是八家將臉譜,「我想讓觀者一眼就得知是台灣的創作」,而相對應的影子形狀則大有學問,「每個人過馬路時,內心中都各自有想法,例如在馬路上急行的男子,內心掛念家中的寵物狗,倒影就會呈現狗的形狀」。他盼透過精神分析手法的串連,讓觀者不只欣賞畫作表相,還能進一步窺探畫中人物內心的所思所欲,豐富畫作的層次意涵。近幾年,他更提出「文化普普」概念,嘗試以壓克力顏料和西畫技法,表現中國傳統山水畫,用擬仿水墨風格的山水,搭配普普風格描繪的波浪景觀,甚至還加入遊艇、遊客等元素,創造傳統與當代並陳的新穎形式,「我希望解構後,再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解釋國畫」。郭振昌最新個展「之前.之後」即日起至九月十二日在耿畫廊展出。 前一篇文章 學校樹種調查 讓教師陷入行政深淵 下一篇文章 NSO綠野音樂會 與你共舞 熱門新聞 01【時光重逢】 壺納鄉思,彩繪揚瓷 ——林振龍的陶藝人生2025.10.1702【大師身影】 曲歌繞梁:音樂家李叔同2025.10.1603佛光山線上佛學院 學子雲端精進2025.10.1604【浮世畫框】 藝術回歸生活喜悅2025.10.1605社論--放下手機,重拾人生2025.10.1706巴黎佛光人捐物資 關懷弱勢群體2025.10.1607雪梨佛光人 三代喜同堂2025.10.1608英文畢業門檻 陽明交大廢除2025.10.1609病假扣全勤獎金 勞長認不合理2025.10.1610從極地到珠峰 世界級地標郵局2025.10.1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為學生健康把關 南市發表營養教育專書佛大參訪汶萊 辦學特色獲當地高中肯定 南華雲水書車成果展 展現全台首創由孩子創作AR繪本 校外文化體驗計畫開跑 逾5000名師生走出校園口腔保健 壽山攜手獸醫為狒狒拔牙、根管治療策展水圳故事 小學生化身自然觀察家 作者其他文章羅浮宮劫案示警 故宮強化安防維也納美景宮花繪展 12月綻放故宮百年紀念金銀條塊 一組逾20萬建築的恐懼與療癒 新北美術館展出 八重軸心 展現製造實力金鐘60/60特展 重溫經典娛樂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