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八家將穿西裝 台灣多重臉譜

曹麗蕙 |2020.08.18
2886觀看次
字級
作品〈行人〉。圖/耿畫廊提供
郭振昌與他的作品〈文化混合1949—?〉。圖/記者曹麗蕙
作品〈遊山玩水〉。圖/耿畫廊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台灣深受儒釋道傳統與西方現代化影響,本就是個文化混合體」,藝術家郭振昌在「文化混合」系列畫作中,用粗黑線條、鮮豔用色勾勒出囝仔仙、三太子、敦煌佛像、飛天以及儒家孔子等,還將花布、各國國旗貼紙、玩具珠寶拼貼在畫面上,不僅視覺風格強烈,更讓民眾一眼就感受到台灣文化的「生猛活力」與「多重混生面貌」。

一九四九年,郭振昌出生於彰化鹿港,屬於戰後出生的第一代藝術家,「以前長輩覺得學藝術會餓死,爸爸也叫我去考醫生,但我考一次就不考了,我就是要當畫家!」郭振昌直陳對藝術的熱愛,「我天天都在畫,如同早上起來刷牙,已成一種習慣,下午就自動跑到畫室作畫」。

用廟宇顏色

詮釋台灣味風格

他曾私塾台灣前輩抽象畫家李仲生,一九七○年代中後期,獲美國「亞洲基金會」獎助,有五年時間深入台灣民間田野調查,研究傳統手工藝,這段經歷也深深影響他日後創作,譬如剪粘、牌匾、寺廟的壁畫和門窗,以及道教通俗信仰中的媽祖、千里眼、八家將等形象,他都加以轉化為個人化的藝術形式,「我的畫很台灣,運用廟宇常見的紅綠黃藍等顏色,就是想把台灣味道帶到繪畫中」。

郭振昌對社會觀察著力甚深,認為台灣身懷混雜文化的特質。因此他大量結合台灣本土、中國大陸、日本和西方元素,搓揉出一套視覺鮮明,張力強大,並置中、西、古、今的獨特藝術風格;他尤擅立體拼貼,在畫面植入時鐘、花布、勳章、玩具珠寶、記憶卡、報紙、卡通貼紙等現成實物,來反映當代生活與流行文化。

〈從何開始 -3〉是他的經典作品之一,他在畫中混搭佛像、飛天、囝仔仙、三太子等圖像,展現常民期盼國泰民安的願望;之後更直接以「文化混合」之名,並列儒、道、佛三者圖像,完成〈文化混合1949-?〉作品,傳達台灣多重文化混生的面貌。

壓克力西畫

表現中國山水

此外,受老師李仲生啟迪,郭振昌很早就對佛洛伊德心理學感到興趣,作品中不乏以「影子」暗示人的無意識或潛意識作用,〈行人〉即是郭振昌描繪台北信義計畫區的街景,畫中每個人臉上都是八家將臉譜,「我想讓觀者一眼就得知是台灣的創作」,而相對應的影子形狀則大有學問,「每個人過馬路時,內心中都各自有想法,例如在馬路上急行的男子,內心掛念家中的寵物狗,倒影就會呈現狗的形狀」。他盼透過精神分析手法的串連,讓觀者不只欣賞畫作表相,還能進一步窺探畫中人物內心的所思所欲,豐富畫作的層次意涵。

近幾年,他更提出「文化普普」概念,嘗試以壓克力顏料和西畫技法,表現中國傳統山水畫,用擬仿水墨風格的山水,搭配普普風格描繪的波浪景觀,甚至還加入遊艇、遊客等元素,創造傳統與當代並陳的新穎形式,「我希望解構後,再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解釋國畫」。

郭振昌最新個展「之前.之後」即日起至九月十二日在耿畫廊展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