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年金改革讓公立大學教授每月平均少領三萬元退休金,也衝擊各級學校教師退休生涯。根據教育部統計,二○一七年申請延退人數為一百八十八人,今年則增至三百零六人,高教人事新陳代謝趨緩。為此,清大擬調整「延退門檻」,最快明年起,教師要具一定教學和研究成果,才能延退。
相較於清大提高延退門檻,台大則反其道而行,年改後放寬延退標準。不過校方說,教師仍要基於各系所教學或研究需求,才能申請延退。
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表示,擬將教學和研究成果增設為延退條件,校內各學院正研擬合適門檻。校方考量的是全校競爭力,若教師在教學和研究上有一定實力,不會以屆齡為由請他們退休。
台大原本的延退標準比其他公校嚴格,不過台大人事室在二○一八年放寬延退標準,延退條件除原本擔任中研院院士等,還加入屆齡退休前五年有一定學術著作量、任教課程尚未找到接替人等條件。且延退前兩年申請案只需經所屬學院或系所通過,第三年起才要送校教評會審查。
政大校長郭明政則表態不支持延退,盼多給年輕教師機會,因此在去年首創「兼任特聘教師」制度,請退休的高齡老師擔任兼任教師,給的鐘點費是一般兼任老師的兩倍,但有意願的老師不超過十人。
成大校長蘇慧貞說,二○一八年後校內教師延退人數確實增加,校方秉持一致原則審核延退,屆齡教師若教學和研究實力佳,且任教系所支持他延退,校方將給予彈性,讓有能力者繼續任教。
年金改革改變大學教師退休規畫,學者推估,各大學延退門檻必定愈來愈嚴格,但若只以量化的「論文積點」、「教學獎項」等標準,來評估一名教師能否延退,恐留不住值得延退的教師。私校受少子化衝擊,教師處境尤其艱難,不少人未達屆退年齡就被「勸退休」,呼籲各校按照教師法和私校法規定,來保障教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