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象囚禁50年 返回草原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2020.08.13
2294觀看次
字級
「瑪拉」在阿根廷巴勒莫動物園期間,住在園方興建的印度神廟式獸籠中,並得到獸醫師照顧,比在馬戲團過得好,但生活空間仍相當狹小。圖/美聯社
「瑪拉」在阿根廷巴勒莫動物園期間,住在園方興建的印度神廟式獸籠中,並得到獸醫師照顧,比在馬戲團過得好,但生活空間仍相當狹小。圖/美聯社
「瑪拉」到巴西大象庇護所後,很快結交新朋友「拉娜」。圖/取自Global Sanctuary for Elephants網站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母象「瑪拉」(Mara)過去二十五年住在擁擠的阿根廷巴勒莫動物園,五月在保育人士奔走下,順利移居巴西大象庇護所。《紐約時報》報導,這段二千七百公里旅程的終點,是瑪拉終於徜徉於自然環境,但過程中意外揭露牠坎坷的身世。

一九九五年阿根廷政府以虐待為由,從洛達斯馬戲團手中沒收瑪拉,把牠送進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巴勒莫動物園。這座動物園歷史逾百年,二○一六年時占地僅四十二英畝(約十七公頃),卻養了二千五百隻動物。

歷經虐待孤立 出現壓力反應

現年約五十到五十四歲的瑪拉是亞洲象,園方讓牠跟兩隻非洲象擠在一起住,牠跟非洲象不和,園方只好讓牠們輪流待在室內外,且讓喜歡群居的瑪拉獨來獨往,牠經常出現典型的壓力行為:連續幾小時搖頭晃腦。

二○一四年阿根廷開全球風氣之先,為動物賦予一些合法權益,最早獲得動物權的是巴勒莫動物園的猩猩「珊卓拉」(Sandra)。一個計畫委員會認為,動物不應養來讓人觀賞,決定把動物園改成生態公園,且展開動物搬遷計畫。

截至今春,巴勒莫動物園送走八百六十隻動物,瑪拉編號八六一,也就是下個搬遷對象。委員會決定把牠送往巴西占地二千八百英畝(約一千一百三十公頃)的馬托格羅索州大象庇護所。

為避免走私,大象搬家需要許多證明文件。當時大家不知道瑪拉身世,但媒體報導引出線索。

曾經營好幾個馬戲團的特赫多爾(Tejedor)家族說,他們在一九七○年代從德國漢堡的哈根貝克動物園買來瑪拉。而該動物園是從印度一個勞動營把瑪拉買去的。

特氏家族說,當時總是渴求關愛的小瑪拉,被當作家族一員,跟著家族在阿根廷、烏拉圭及巴西表演。一九八○年家族結束馬戲團事業,瑪拉被賣給洛達斯馬戲團。

瑪拉的身世至此水落石出,但牠的坎坷故事尚未結束。洛達斯馬戲團雇用原本瑪拉的訓練師,希望牠繼續表演,但牠把訓練師殺了。牠被用鎖鏈綁在停車場,直到被阿根廷政府沒收。

住進巴勒莫動物園後,瑪拉的際遇略微改善,但仍可稱是被囚禁。二十五年後的今年二月,那種生活原本就要畫上休止符,新冠病毒疫情卻使阿根廷和巴西邊界關閉,搬遷計畫被迫延後。

搬往樂園之路 一度因疫喊卡

保育人士奔走後,搬遷團隊的十五人、六輛車,包括吊車及大卡車,終於在五月九日啟程,瑪拉待在卡車後的特製運送箱中。到了兩國邊界,巴西只准四人入境。最後六十多公里顛簸路程,疲累的瑪拉還得換上另一輛卡車。最後運送箱在五月十三日抵達巴西大象庇護所的空曠之地,四周皆是青草和綠樹。

協助推動瑪拉搬遷的保育組織經理人塞歐拉(Tomas Sciolla)受訪時憶起當時場景,哽咽地說,當她看到瑪拉大半輩子生活在不符本性的環境中,現在可以展開新生活「一切都值得了,「對牠來說,這是條漫漫長路」。

在大象庇護所,瑪拉幾乎立刻就跟另一隻亞洲象「拉娜」(Rana)非常要好,有人懷疑牠們是童年舊識。

大象庇護所創辦人之一的布萊斯(Scott Blais)說,瑪拉曾被稱為「殺手」,但在他眼中,牠其實缺乏安全感,渴求互動。如今瑪拉已離開了馬戲團、動物園,可以自在伸腿、交朋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