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薯餅 道地家常菜

 |2020.08.10
2567觀看次
字級
薯餅簡單好製作,是瑞士道地家常菜。圖/童言

圖文/ 童言

出生祕魯的馬鈴薯於十六世紀後半葉由西班牙人引進歐洲,迄今已是歐洲各國主食之一。法文的馬鈴薯pomme de terre照字面直接翻譯即「地裡的蘋果」,足見本身所蘊含的養分堪與蘋果較勁。現代人營養過剩,馬鈴薯遂成為減重大忌,著實委屈了它。


圖/童言

馬鈴薯有大有小,全球認證的品種已逾五千多。數年前行腳至馬鈴薯故鄉祕魯,在中部安地斯山脈的傳統市集上見識了土產多元的馬鈴薯外,旅途中每天餐點的前菜或主食裡都離不開馬鈴薯,深感祕魯人對馬鈴薯的熱愛,同時也了解它在印地安民族飲食中的重要性。

愛爾蘭人在十九世紀中葉,曾因馬鈴薯病害毀損引起空前饑荒,迫使大批愛爾蘭人遷居美國,而滯留家鄉的人半數以上餓死,全國人口數驟減對半,寫下愛爾蘭最悲情的移民史。

德國人傳統上水煮馬鈴薯食用,剩下的隔天加點料煎炒,是一道很家常的配菜:Bratkartoffeln(煎馬鈴薯)。起源於比利時或法國的薯條頗受喜愛,然瑞士薯餅(Rösti)也不遑多讓。在瑞士用餐,當服務員問及配菜要水煮、煎炒或油炸馬鈴薯時,我總回說:「Rösti,bitte.」(請給我薯餅。)

瑞士薯餅

食材


圖/童言

馬鈴薯400公克、些許奶油、鹽、胡椒

做法

馬鈴薯洗淨削皮後,搓成粗絲條狀,擠出水分。


圖/童言

取一平底鍋熱油,用湯匙舀薯條絲放在鍋上,略微擠壓成2~3公分厚圓餅狀,撒點鹽、胡椒粉於上,以小火煎15分鐘左右。


圖/童言

翻面續煎15分鐘,待表面金黃、內軟外酥即可。


圖/童言

裝盤後當配菜,單吃或沾醬皆宜。


圖/童言

貼心叮嚀:食五辛者,可加1/2小顆的洋蔥丁到擰出水分的馬鈴薯絲條攪拌,增添風味。薯餅可煎成蛋餅大小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