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難以感同身受 被告隱私全被攤開 虛擬審判 偏見影響公正 編譯/韋士塔 |2020.08.01 語音朗讀 134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新冠疫情促使法院以虛擬方式審理案件。圖/法新社 為免疫情擴散,法院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圖/法新社 律師認為,虛擬法庭使當事人無法保有隱私,且容易讓陪審團產生偏見。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後,法院採取應對措施,包括透過網路視訊召開「虛擬法庭」;然而一些律師指出,虛擬法庭可能剝奪律師和被告所需的資源,包括彼此私下溝通以及口譯服務。在許多移民案件中,證人(同事、朋友或親戚)若能夠出庭提供擔保,對於這些移民是否能被允許留在該國至關重要。美國公誼服務委員會(American Friends Service Committee)資深律師拜爾斯(Anna Byers)是面臨虛擬法庭困擾的律師之一。拜爾斯為關押在紐澤西州移民拘留中心所的人辯護,但目前證人無法出庭,只能虛擬作證。拜爾斯說:「疫情爆發前,證人只要提供身分證明就可出庭,但現在除了法院職員之外,其他人都無法進入法院。舉例來說,如果某人試圖證明一旦自己被遣返,他的妻子將面臨困境;這種情況下,他的妻子是否能出庭作證,對判決結果將產生決定性的作用。」然而,由於法院無法以虛擬方式驗證身分,因此不允許證人透過網路虛擬作證;拜爾斯認為,這是對被告不利的眾多數位落差之一。新冠病毒的高傳染性,迫使世界各國法院不得不採取虛擬審判;美國最高法院5月時首次舉行遠距聽證會,新加坡法院則透過視訊判處死刑,然而,這種轉變使控方和辯方都失去面對面接觸的機會,可能釀成無可挽回的悲劇。非營利組織「監視技術監督項計畫」(Surveillance Technology Oversight Project)的報告指出,網路法庭的弊端,包括法官較難感同身受,律師與客戶之間缺乏隱私,以及視訊審判容易出現偏見。報告說,人們的部分生活方式確實能夠改在網路上進行,例如遠距工作、婚禮甚至喪禮,但虛擬法庭卻問題重重。過去的研究證實,在移民法庭中,若法官透過視訊聆訊,他們對受審者較為冷漠;2017年伊利諾州一項研究發現,與親自出庭者相比,透過虛擬方式出庭的被告,平均保釋金的金額高出約5成。拜爾斯說:「虛擬審訊較難傳遞感情,難以喚起法官的同理心。」另外,失去隱私權也是虛擬法庭的重大缺點; 在正常審判中,被告能與律師私下交談。但虛擬審訊會侵害律師與委託人之間的隱私權。在所有人都參加同一場視訊會議的情況下,所有交談內容都會被各方獲知。拜爾斯指出,法庭審訊過程中,若被告必須在家中或拘留所作證,而非法庭,這些內容可能會被周圍的人聽見。他們的證詞可能與商業機密、個人隱私有關;一些證詞甚至可能對身分敏感人士的生命造成威脅,例如在黑幫臥底的警方人員或線民。她並表示,在只能透過螢幕聆訊的狀況下,陪審團成員很可能因既定印象,對特定種族、膚色或性別的被告產生偏見,影響審判的公正性。「監視技術監督項計畫」的福克斯(Albert Fox)表示:「恢復傳統的審判方式,就能防堵這些問題,但我們不能匆促恢復過去的審判模式,以免疫情擴散;當務之急是投資相關技術,修正虛擬法庭的缺失,以免民眾因此失去隱私、自由、生計、財產或監護權。」 前一篇文章 收藏家趨之若鶩 法律難阻非法交易最美蝸牛 被買到快絕種 下一篇文章 太空任務返航 恐帶回致命危機 外星微生物 人類無力抵抗 熱門新聞 01昆士蘭青年成長營 個個都是馴龍高手2025.10.1302星雲大師全集⑲【佛教管理學②】叢林的管理法⑥2025.10.1203【詩】 寫在秋分之前2025.10.1404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善因妙果2025.10.1305國道客運慘澹 運量較疫前減36%2025.10.1206貿易戰再起 美加徵中100%關稅2025.10.1207川普將訪埃及 尋求國際支持加薩和平計畫2025.10.1208花蓮光復鄉清淤 急需勺子超人2025.10.1209朝鮮閱兵式 官兵騎白馬亮相2025.10.1210馬克宏再任命勒克努 出任法總理2025.10.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讓生命故事延續 不再淪為柴火 城市倒塌樹木變家具 重獲新生重塑都會景觀 鼓勵人們走向戶外 無車街道化身藝遊空間 掀全球風潮部分藥性永久存於環境 增致癌風險 農藥噴灑倍增 懸浮顆粒危害健康善用區塊鏈 確保生產效率與公平貿易 電子標籤溯源 保障糧食主權以色列音樂家巡演 化解反猶太浪潮 作者其他文章讓生命故事延續 不再淪為柴火 城市倒塌樹木變家具 重獲新生重塑都會景觀 鼓勵人們走向戶外 無車街道化身藝遊空間 掀全球風潮部分藥性永久存於環境 增致癌風險 農藥噴灑倍增 懸浮顆粒危害健康善用區塊鏈 確保生產效率與公平貿易 電子標籤溯源 保障糧食主權以色列音樂家巡演 化解反猶太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