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昨天在北京舉行。圖為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今年六月二十三日順利升空圖。圖/新華社
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昨天在北京舉行。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七月三十一日在北京出席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並宣布系統正式開通,三十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全部到位,比原計畫提前半年完成。
陸媒報導,北斗系統由地球靜止軌道、傾斜地球同步軌道以及中圓地球軌道三種軌道組成,能夠更好地服務於中國及周邊地區,同時也讓它除了導航、定位、授時服務外,還具備短報文通信的功能。
北斗三號衛星總設計師陳忠貴說,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開通儀式,是北斗一個「重要的承諾」,向全球用戶提供連續、穩定的服務。北斗導航系統二○一八年底已開始向全球提供服務。
全球已137國簽合作協議
據報導,北斗三號有三十顆衛星,加上十五顆在提供服務的北斗二號衛星,整個北斗系統累計有四十五顆衛星可以在軌提供服務。根據全球導航定位系統評估數據,北斗目前的精度水平完全達到預期標準。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有一百三十七個國家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簽下了合作協議。
北斗部署完成後,大陸將擁有完全自主可控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將在國際上與美國GPS、俄羅斯格洛納斯、歐洲伽利略系統同台競技。機構認為,北斗系統將在商業、軍事領域提供高精度定位等服務,在保障國防安全的同時,商業價值巨大。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由大陸自主打造的重要空間基礎設施,也是大陸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複雜航太系統。北斗系統建設先後經歷北斗一號、北斗二號、北斗三號三個階段。
具獨門短報通信功能
與其他衛星導航系統相比,北斗系統的「獨門絕技」是除了能提供全球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外,還能進行短報文通信,開創通信導航一體化的獨特服務模式。據報導,北斗系統的水平和高程定位精度實測均優於五公尺,通過遍布全大陸二千六百個地基增強站,可提供米級、分米級、厘米級等增強定位精度服務。
招商證券指出,近年大陸的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迅速,二○一九年大陸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達人民幣三千四百五十億元,其中北斗對產業的核心產值貢獻率達百分之八十,預計今年大陸衛星導航規模將超過四千億元,北斗產業經濟重要性持續上升。
分析指出,北斗系統是綜合衛星導航系統,需要多技術多領域的產業支持,涉及的生態圈龐大。目前行業市場處於規模化應用發展期,北斗三號系統有望憑藉釐米級的高精度定位優勢,切入新興市場達到規模化應用,推動下游應用市場迎來爆發期。
國泰君安預計,未來北斗衛星將與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技術方向互聯融合、相輔相成,徹底改變大陸通信網路設施形態。並且將為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基礎設施、數據中心、智慧計算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提供精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