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山發現「火山通道」,中研院研究團隊推估,未來火山噴發岩漿可能流往地勢低的金山。示意圖/張睿杰
【本報台北訊】大屯火山證實是有「心跳」是活火山,中研院研究團隊研究教授林正洪表示,大屯山底下30多公里的確有岩漿庫,團隊在大屯山群大油坑和擎天崗附近也首次發現有「火山通道」。林正洪說,火山通道不是真的有個洞存在,而是有些破碎帶讓氣體從這邊釋放使通道成形,氣體已經開出一個高2公里、直徑500公尺的「火山通道」,將來最有可能從此噴出岩漿,流向地勢較低的金山方向。
根據《東森新聞》、《自由時報》報導,林正洪表示,通道位於擎天崗和大油坑附近,雖然無法排除其他噴發點,但有很大可能性是沿著這通道上來噴出地表,若照學理判斷,岩漿噴發後會往地勢低的地方流,那金山方向就要多加小心。
對於火山防災概念,教授林正洪說,陽明山附近北投、天母等靠山邊地區,處於火山活動山腳下,當地民眾也須更加警覺,平時就該訓練如何撤離。
至於看到火山通道的意義,林正洪說,雖然無法排除其他噴發點,但是大膽推估如果將來岩漿從地底下跑到地表,有很大可能性是沿著這通道上來噴出地表,團隊觀測到的一連串物理現象證明火山是活的。
林正洪指出,最新研究掌握火山通道位置,對於預防作為也能更有幫助,通道位於擎天崗和大油坑附近,若照學理判斷,岩漿噴發後會往地勢低的地方流,那金山方向就要多加小心。但他也強調,火山實際噴發影響範圍還是要看岩漿的噴發規模和方向,才能作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