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多年前,前夫因想替血癌父親祈福,在緬甸仰光請了一尊釋迦牟尼佛銅像供養;公公往生後,他也因經商失敗回台打拚,後來他外遇離婚搬出住所,我因在外工作,幾乎一個月才能回家禮佛一次,且愈來愈少回家,目前不得不將房子出售或出租,無法再供奉佛像,請問如何處理較為妥當?
福報禪師答:常人對供養佛像的迷思,在於以為家中有了一尊佛像,就萬事OK,事業不順的能飛黃騰達,功課不好的能金榜題名,身染重病的也能不藥而癒,這樣例子不能說沒有,但供佛的真正意義,簡單說,在於「見賢思齊」,我們天天看著佛像相貌端嚴,想起佛陀的八萬細行,而生起無上的感恩心,進而發心學佛德行,修學佛法。
這樣的正行和堅持後,才能得到《地藏經》中所說功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所住處,有此經典及菩薩像,是人更能轉讀經典,供養菩薩。我常日夜以本神力,衛護是人,乃至水火盜賊,大橫小橫,一切惡事,悉皆消滅。」這是地藏菩薩對佛陀的承諾,任何人除了供養經典及菩薩像,還要「轉讀經典」,這就是修行的一環,因此如能「一切惡事悉皆消滅」,這絕對是經由自己的努力而獲得的。
至於為病人祈福,在《藥師經》裡說得更為詳細:「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觀諸有情,遇眾病苦瘦攣、乾消、黃熱等病;或被厭魅、蠱毒所中;或復短命,或時橫死;欲是等病苦消除所求願滿。」如何使病人痛苦消除,這裡不一一列舉,總之,如果家中不方便供奉佛像,為病人祈福可以為其參加消災法會,可以誦經回向,可以布施結善緣。
房子不管出售或出租,都可以徵詢租或買的對方接棒供養佛像的意願,只要在佛前表示自己的誠心及難處,並發願即使無力供奉佛像,但修行功課不會間斷,自然會找到相應的有緣人;如若不成,也可以託文物流通處展示,等待下一個因緣。
《人生問卷》專欄是交流的天地,舉凡人生、生活、佛學的問題,歡迎讀者e-mail至mtn15@fgs.org.tw,或傳真至(○二)八七八七一一九○詢問,福報禪師將陸續和大家一同探訪人生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