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下學期 全台國中小午餐每周一瓶國產豆漿

 |2020.07.08
1331觀看次
字級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南區分署推廣學校使用國產大豆豆漿,並與大廠牌合作生產保久豆奶、黑娘媽黑豆漿等產品。圖/陳玫伶

【本報台北訊】為配合調整稻米產業結構及活化休耕政策,農委會2016年起推動「大糧倉計畫」,擴增國產雜糧種植面積。但進口雜糧價格較低廉,如何增加國產雜糧需求量是目前最大困難。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今(米8)日表示,會先從學校午餐推動,正在與教育部、主計總處討論,最快下個學期全台三千多所國中小學,每人每周可以喝到一瓶國產非基改豆漿。

農委會農糧署今天舉辦國產雜糧整合行銷啟動記者會,陳吉仲表示,國內糧食自給率約34%,今年預計可提升到35%,希望結合農民團體、食品加工業,包括糕餅業及通路商,成立雜糧國家隊,讓糧食自給率達到40%。

我國主要雜糧作物包括落花生、玉米、蕃薯、大豆、小麥、胡麻、高粱、小米、紅豆等,去年種植面積約7萬5300公頃,產量46萬公噸。但隨著雜糧產量提高,消費量能否跟上?陳吉仲表示,農民這幾年配合農委會政策轉種雜糧,現在最重要工作是改善需求端跟通路端,因為進口雜糧價格非常低,而國產雜糧有產銷履歷,讓消費者可確定吃到非基改的國產品。

陳吉仲說,以提升大豆需求量而言,未來三千多所國中小學校午餐,希望一個禮拜至少一天可以喝到非基改的國產豆漿,透過需求增加供給是最快的。已經跟主計總處、教育部報告,最快下個學期就可以執行,讓孩子從小喝台灣大豆生產的豆漿,長大就能分辨進口產品差異。

陳吉仲表示,國內雜糧品質比國外好,價格也合理,且購買國內雜糧的同時,除了照顧小農也是維護糧食安全。今年碰上疫情,極端氣候也持續發生,因此糧食安全議題更為重要,中國現在因為疫情封省封城,稻米大幅度減產,加上蝗蟲影響,這個月更有20多個省受豪雨重創,出現很大糧食安全問題。

陳吉仲表示,希望消費者了解,若不把糧食安全當成重要議題,將來可能面臨糧食危機,因此從消費者開始購買國產雜糧產品,是最好時機。現在消費市場因為進口便宜,導致國內市場價格跟進口產品有價差,因此農委會透過多種做法改善,包括提高紅豆關稅,讓進口紅豆遠高於產地價格,吸引國內消費者購買。

陳吉仲說,消費者也要認知到,購買一瓶國產非基改豆漿可能要多花5至10元,其實背後喝到的是非基改國內農產品,要具體行動支持國產,不是只拿價差衡量購買的商品,背後的安全跟品質,對本土農業永續都有重要涵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