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鐵在短短三天內,分別在樹林、台東及宜蘭等三地發生事故,讓乘客苦不堪言,台鐵百年老店招牌真的太沉重,而且老態龍鍾、百病纏身,需要徹底診治了。
台鐵不僅虧損連連,而且發生事故似已成常態,不斷讓乘客失望,及無法獲得善意回應的無奈,顯示組織運作失靈,這屬結構性的問題,尤其是人員的觀念,因為基層員工多,大都抱我不做別人會做的心態,加上待遇與高層差距頗大,所以少有積極任事者。
美國管理、心理學家馬斯婁的「社會需求層次理論」提及,人要在滿足最低層次的需求後,才會更進一步往上追求。台鐵員工也需要照顧家人,若付出和待遇與高層相較,覺得不公平,就不會認真工作,更何況,公家機關的淘汰機制,根本就沒有發揮功能,造成員工有恃無恐。
台鐵需要立即進行改造,將組織彈性化,以適應外在環境變化,符合市場需求,並改變薪資結構,落實淘汰制度,對員工造成壓力,使之改變心態,如此才能除去沉痾,否則將無法與高鐵、高速公路競爭。
涂晉誠(屏縣長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