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當牠是塑膠玩具!北市動物園成功繁殖「火焰箭毒蛙」 |2020.07.01 語音朗讀 160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火焰箭毒蛙」原產於南美洲秘魯中部的低地熱帶雨林區,個性較為膽小。圖/楊志平、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火焰箭毒蛙」原產於南美洲秘魯中部的低地熱帶雨林區,個性較為膽小。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火焰箭毒蛙的蝌蚪。圖/楊志平、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火焰箭毒蛙已經正式在兩棲爬蟲動物館和遊客見面。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本報台北訊】外型鮮豔的火焰箭毒蛙,外觀亮麗頗有塑膠感,常讓人誤以為是「塑膠玩具」,頭部上的斑紋,很像兩道粗眉毛,也有不少人暱稱牠是「蠟筆小新」。台北市立動物園今年首次成功繁殖,小小箭毒蛙已在兩棲爬蟲動物館和遊客見面,不過體積實在太小,需要花點時間,才能找到牠們。園方表示,去年8月有兩對「火焰箭毒蛙」來到動物園,為了能讓他們順利繁殖,園方也特別布置野外產卵環境,其中一對箭毒蛙,經過十次的產卵,終於在今年有好消息,這次3顆受精卵,採人工孵化及照養,約2周左右孵化成蝌蚪。保育員也發現,「火焰箭毒蛙」雖然小巧,但跳躍力極強,所以很擔心照顧的過程中,一打開門,牠們立刻會往外跳,因此照顧牠們時,一定要「眼明手快」,隨時要反應力滿格。回顧「火焰箭毒蛙」成長歷程,園方表示,蝌蚪一開始為棕色,蝌蚪期約3個月,2個月長後腳、接著10天後長出前腳、再過10天左右尾巴縮起來,正式成為美麗鮮紅色的蛙寶寶。不過,「火焰箭毒蛙」成蛙大約只有2公分左右,剛完成變態的蛙寶寶也只有1公分左右,極度迷你。目前「火焰箭毒蛙」新生寶寶,已在兩棲爬蟲館跟大家見面,不過實在長得太像塑膠做的,也有不少民眾誤認成是「塑膠玩具」;除了看箭毒蛙,民眾也可在兩棲爬蟲館看見「七彩變色龍」。 前一篇文章 塑膠微粒入侵蔬菜水果 每人每周吃進一張信用卡 下一篇文章 首座「活化石」鱟生態保育館 落腳嘉義布袋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3【詩】走過康橋2025.09.1104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5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07【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8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9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10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