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紅素製粉末微膠囊 更好吸收

 |2007.08.27
26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輔仁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所長陳炳輝,二年前接受業者委託進行研究,他利用科學技術,從番茄渣裡萃取茄紅素液體,裝進只有三十八點七μm的微膠囊粉末內。他的研究日前在美國著名期刊發表,讓歐洲學術專業網站驚艷,並以頭條報導。

陳炳輝昨天表示,這些微膠囊,從肉眼來看呈粉末狀,但放在顯微鏡下,其實是一粒粒圓形狀膠囊。 茄紅素對光、熱、氧、酸非常敏感,易受到破壞裂解,他的研究首次證實,聚麩胺酸可以成為一個有效擔體,和動物膠合併使用後,可成功包覆茄紅素,增加了茄紅素於貯藏過程中的安定性。

最重要的是,服用茄紅素微膠囊粉末後,在人體內可避免受到胃酸的破壞,待進入腸道後才釋放出功能,發揮保健功能,增加紅茄素生物利用性。

這項創新技術是世界首見,在獲歐美國家重視後,未來可廣泛用在保健食品,還可運用到藥物上。將藥物經微膠囊粉末包覆後,讓藥物直攻病體位置,增加治癒率,同時也可以讓小朋友不怕吃藥。

據了解,已有英國一家著名的食品保健公司洽談合作案。

國內外很多研究,證實番茄茄紅素對人體有很大的助益,可預防皮膚癌、攝護腺癌及心血管疾病等,以前番茄榨汁後,餘渣其實還含有許多茄紅素,但常被當廢棄物,若萃取出製成微膠囊粉末會更好。

二年前陳炳輝接受味丹公司的委託,開始研究,目的是探討「以超臨界二氧化碳由番茄渣萃取茄紅素,並以動物膠及γ-聚麩胺酸為擔體製備微膠囊的可行性」。

陳炳輝表示,γ-聚麩胺酸是經細菌發酵出來的,可分解、無毒性,對人體無害,但保濕功能強,又有很強的吸水力,目前普遍用在各種保濕的化妝產品上。他加以利用成為茄紅素的擔體,並以動物膠與之結合,發現製成的微膠囊粉末的覆合能力、包裹效果非常好。

其製作結果顯示,含有百分之四點五動物膠、百分之十γ-聚麩胺酸,及百分之四點八茄紅素萃取液的乳化系統,可成功製備出微膠囊粉末,此微膠囊的平均顆粒大小為三十八點七μm,溫度安定性可達到一百二十度C,經一個月貯藏的茄紅素微膠囊,仍具相當的安定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