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這年頭的農會很不一樣。台南近年來房地產蓬勃發展,農會員工忙著當「業務放款員」,爭取中小企業建商貸款融資,還要充當「打銷呆帳高手」,新營區農會去年因與借貸地主協調,成功處理借貸呆帳,使盈餘排名向前衝;腦筋動得快還有農會要轉型兼做「長照員」,服務年紀漸長的老農。
台南市新營區農會去年績效令外界刮目相看,原來是新營農會有人充當「打銷呆帳高手」,去年與當初借貸的地主協調溝通,順利處分一塊約八分農地四千萬元,解決長年提列的呆帳,績效一下子衝到第二名。
台南歸仁區雖然有釋迦、綠竹筍等在地農特產品,農會做農特產行銷都是在賠錢「做功德」,農會盈餘主要來自存放款業務。近年來歸仁區營建業興起,中小型建商很多向農會融資,信用部業績蒸蒸日上,因存放比已接近政府規定上限,現在員工四處爭取建商中小企業來存款。
台南歸仁區農會總幹事翁淑雲表示,農會除金融業務,照顧農民也是農會的主要任務,看到許多農民年紀漸長,民間長照機構供不應求,影響老農民生活品質,正尋求專業機構合作,研究投入開發長照機構來服務日增的年長農民。
安定區農會員工僅五十餘人,存款高達六十多億。安定區農會總幹事王寶民說,安定農會固然受益南部科學園區開發,但安定農會存款利率低於銀行甚至隔壁郵局,農民有較多收入仍願意存款農會,這方面要靠農會員工做好服務,獲得農民的信任,放款比較嚴謹,許多客戶不在安定區,員工要到各地和金融機構競爭,也十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