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農會員工四處尋找不易買到的特色產品,吸引民眾上門和揪團網購。圖/周宗禎
【本報台南訊】農會兩大業務包括金融存放款與農產品銷售,不同農會各擅勝場。台南市永康農會固然因在地工商發達,存款上百億,這兩年投入電商卻是異軍突起,被某些農會同業戲稱「不事生產,買空賣空」,員工化身網路小編,什麼都賣,去年揪團販售各式產品逾五千多萬,今年力拚破億元。
同業戲稱
不事生產買空賣空
台南市各級農會營運績效,去年綜合盈餘前三名分別為台南地區農會(縣市合併前原台南市農會)、新營、永康農會,拔頭籌的台南地區農會盈餘近九千萬元,新營、永康都在四千一百餘萬,安定、歸仁農會因近南科及都會區,盈餘也在三千萬元上下,可說是績效前段班。
台南地區農會平均年終獎金可發放六個月以上,永康、安定、歸仁農會約三個月左右,羨煞不少農會。
台南地區農會總幹事楊憲仁表示,他採多角經營,祭出低利率、提供建商多種放款方案,只要加入贊助會員即可申請貸款,讓信用部有穩定的營運;供銷部有台南市綜合農產品批發市場及台南市花卉拍賣場,主要以批發市場一千多個攤商租金為收入來源。
接待櫃台
清一色都是年輕人
一進永康農會,就看到五星級飯店常見的世界各時區地圖時鐘,接待櫃台清一色是年輕人。這兩年農會引進年輕人,刻意培養練兵,三十歲以下年輕人逐年增加,員工充滿活力。
他們各自成立群組揪團代銷各地產品,主動到處找尋一般民眾不易買到的特色產品,例如米做的泡麵、高中生養土雞生的蛋,農會退休員工種的水果,還有難得一見永康市區畸零地小農種植的得獎芝麻油,透過網路行銷大賣,現在五星級大飯店客製化麵包也熱賣起來。
永康農會總幹事趙茂堂指出,許多國家已進入「零利率」時代,農會不能只靠信用部賺利差維生。「永鮮農甜」行銷門市前年成立,著手開發網路,投入一百多萬元設計營運軟體,門市員工都是小編,有十多個不同群組,各分部辦事處也都有群組化整為零推團購,集合眾人力量採購行銷控製成本,一年多來這些年輕人做得很好。
營運績效
中和地區傲視群雄
根據統計,去年全台農會營運績效前十五名中,以「中和地區農會」兩億七千五百七十七萬元奪冠,其次為「板橋區農會」兩億四千一百一十一萬元,三到五名為「新莊區農會」、「樹林區農會」、「大里區農會」,分別是一億九千八百零九萬元、一億六千零三十七萬元、一億三千九百一十三萬元。南部僅有「台南地區農會」擠進第八名,績效為八千七百九十九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