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以上有9.7萬人衰弱 其中3萬人不自知

 |2020.06.20
1572觀看次
字級
康寧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郭健中帶著老人家做運動,透過重量訓練增加肌力。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內政部今年5月公布最新全國人口資料,65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368萬人,換句話說國內每6人有1人是老年人力據國健署去年度長者衰弱評估發現,85歲以上長者每4人有1人可能衰弱,以去年39萬名85歲以上長者計算,達9.7萬人可能衰弱,但醫師警告其中恐有30%(2萬9100人)不自知。

國民健康署2019年「長者衰弱評估」篩檢結果顯示,20萬名65歲以上社區長者中,65至74歲長者有8.2%出現衰弱前期,1.3%為衰弱狀態;75至84歲長者有15%出現衰弱前期,3%為衰弱狀態;85歲以上長者有26.9%出現衰弱前期,6.9%為衰弱狀態。

有很多細微跡象是衰弱警訊,但常被「我老了才這樣、很正常」為由選擇忽視。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長輩過去1年若曾有跌倒經驗、體重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長期服用多種慢性病藥物、有憂鬱症、失智症、營養不良或慢性病者,都是衰弱高風險族群。


圖說:醫護人員為老人做康復按摩。圖╱資料照片

有衰弱狀態的長者因視力、聽力、肌力、平衡感變差,或服用多種藥物及營養不良,增加跌倒風險,導致骨折、失能,甚至臥床不起。開業診所醫師吳震世分享,診間曾有一名80多歲的奶奶就是因憂鬱造成食欲變差,家人忽視徵兆,原能自行走來回診的她,短短一個月內就失能。

吳震世表示,長輩一旦臥床,平均餘命恐剩7年。國健署以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公布新版高齡整合照護指南為基礎,製作「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含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憂鬱等。民眾在家就能替長輩評估,有任1項異常就是衰弱前期、符合2項即為衰弱。

吳震世介紹,該評估中的認知功能包含記憶力與定向力,民眾可詢問長輩「今天是幾號?」;行動能力則依是否能在14秒內,雙手抱胸連續起立坐下5次評估;營養狀況以過去3個月體重是否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為標準;若過去2周覺得心情低落沮喪、沒有希望,則有憂鬱可能。

吳震世提醒,評估項目只要有一項異常,應就近尋求社區診所或醫院的家庭醫學科、老年醫學科,做進一步評估,「延緩衰弱發生,甚至可多出14年以上健康老年生活」衛生局所也可提供如長者運動課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營養推廣中心、失智友善社區等,預防及延緩長者失能。


圖說:據國健署去年度長者衰弱評估發現,我國達9.7萬人可能衰弱,但醫師警告其中恐有三成不自知。圖╱陳婕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