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慶鐘「標籤人」(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則為結合繪畫與錄像的行為藝術作品,朴慶鐘每到訪一座城市後,便以手繪記錄當地居民的眾生相,摹繪出兩百多張畫作後,再複製增量成一千多張的小標籤。
【本報台北訊】台灣新銳策展人蔡家榛策畫「將日常碎片譜成詩」展覽,邀請兩名韓國藝術家鄭高友娜、朴慶鐘參展。她們皆以繪畫形式為基底,引入互動性演出及行為的創作模式,衍生出別具生面的錄像、裝置與繪畫系列作品共十九件展出。
鄭高友娜擅長以畫筆捕捉女性的生活日常,展覽中的「即時畫像」為民眾參與的互動創作,邀請陌生民眾相視交談,並攝錄下參與者互動過程中的表情。
鄭高友娜一邊觀看與對談者的紀錄畫面,一邊也以明亮的壓克力顏料,即時描繪下民眾的臉部表情,最後將參與對話民眾的畫像,層層相疊成一件裝置作品,這些展現繽紛層疊的臉龐線條,仿彿開出一朵燦爛的花。
朴慶鐘「標籤人」則為結合繪畫與錄像的行為藝術作品,朴慶鐘每到訪一座城市後,便以手繪記錄當地居民的眾生相,摹繪出兩百多張畫作後,再複製增量成一千多張的小標籤。
影片中呈現朴慶鐘將所有標籤穿戴於身上,路過的民眾無不被這怪異打扮吸引停下腳步,民眾可以任意挑選撕下有感覺的標籤帶走,把社群媒體中的按讚、分享等概念,轉化為面對面的交流。
「將日常碎片譜成詩」展覽,即日起至八月二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