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銀行利用舊建材,修復鹽水區歡雅國小原大禮堂窗扇玻璃。圖/台南市文資處提供
【本報台南訊】為推廣舊建材循環使用,台南市政府成立「文化資產建材銀行」,營運迄今將屆三年,業績年年成長。其中,歷史建築「隆田儲運站倉庫群」屋架等,都是使用這些卸下的可用舊木料。
台南市政府為推廣舊建材循環使用風氣,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經費挹注下,二○一七年七月率先全國成立「台南市文化資產建材銀行」。建材銀行將來自古蹟、歷史建築修復案場、報廢拆除的公有房舍、私人捐贈等舊料,經清潔整理,使舊料達到可以被再使用程度,逐步實踐舊料制度化收存管理與再利用目標。
依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統計,建材銀行迄今累計收存舊材近一萬一千件,相較去年同期,今年收存舊材成長近兩千件,以木料為大宗,材積數量近三千一百台才。收存舊料廣泛用於古蹟、歷史建築及歷史老屋修繕或日常維護。
今年提供申請單位使用的舊木料約達四千一百台才,若以市場價格估算,這些出貨用於修復的舊料市值約三百二十萬元,有效撙節市庫支出。其中,歷史建築「隆田儲運站倉庫群」的屋架及簷口板等,使用在地報廢倉庫卸下的可用舊木料,落實在地材料、使用,有效延續舊料生命循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