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分析家認為,全球煤炭消耗量可能已在二○一九年到達頂峰。圖為德國蓋爾森基興的燃煤電廠。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新冠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數以億計民眾居家避疫導致電力需求大減,許多國家火力發電廠機組停機,使空氣變得出奇乾淨,天空也特別藍。BBC報導,疫情暴露出,當電力需求大減時,燃煤發電總是首當其衝,優先停止運轉,而且全球皆然。
燃煤發電量減少的趨勢,在疫情爆發前就存在,主要不是因環保團體鼓吹,而是燃煤發電的「邊際成本」太高。一些產業觀察家說,就算全球疫情結束,燃煤發電也不會再享有先前那樣的重要地位。
英國到十日為止,已連續六十天未使用燃煤發電,是兩百多年前工業革命開始以來最長期間。英國最大的能源公用事業「英國國家電網」預期,短期內不會有任何燃煤發電廠恢復運轉。
在美國,雖然總統川普支持燃煤發電,但今年美國消耗的能源中,屬於再生能源的比來自燃煤的多,是史上頭一遭。相較之下,十年前,美國半數電力來自燃煤。
就連在印度,對煤炭的需求也急遽減少,使印度三十七年來首次成功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資料,全球煤炭消耗減少的幅度,是二戰以來最大;署長比羅爾說,只有再生能源的消耗量大致維持不變。
這個趨勢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前就存在。去年全球燃煤發電量減少的幅度是史上最大。
燃煤發電的邊際成本太高,也就是每多生產一個單位,需要額外支付的成本高。燃煤電廠需要持續購買煤炭來燒,而風力發電機、太陽能板或水力發電廠則一旦建置完成,幾乎不用再花燃料成本就能發電。
此外,建造再生能源發電設施的成本,往往比建造燃煤電廠便宜,而且每年都會變得更便宜。
能源分析師達西亞指出,印度政府本月稍早就一座二十四小時運轉的發電設施招標,附有電力儲存設施的太陽能電力價格,比燃煤產生的電力價格便宜。如果全世界都這樣,煤炭就沒戲唱了。
如果電力需求增加,在許多國家,可建造的最便宜電廠是再生能源電廠。煤是所有燃料中最會排碳的,而且燒煤使空氣中充滿致癌粒子和有毒化學物,如今煤的價格又比較貴,許多國家電網已優先使用再生能源。
許多分析家認為,全球煤炭消耗量可能已在二○一九年到達頂峰,但燃煤發電應會持續到二○三○年代才完全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