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半壁吊燈火 碧雲寺傳奇多

江俊亮 |2020.06.10
6888觀看次
字級
碧雲寺山門內額題「小西天」,山門外的涼亭、廣場可俯瞰嘉南平原。 圖╱記者江俊亮
山門前一對藍色泥塑「笑獅」,造型獨特,色彩少見。圖╱記者江俊亮
正殿橫樑下的「飛天力士夯大杉」。圖╱記者江俊亮
山門旁的「出米洞」。圖╱記者江俊亮
碧雲寺地下蘊藏豐富天然氣,寺方引用天然氣點燈。圖╱記者江俊亮

【記者江俊亮專題報導】擁有二百一十二年歷史、位於台南關仔嶺「枕頭山」半山腰的火山碧雲寺,與名勝「水火同源」同屬一脈,地底蘊藏豐富的天然氣,寺內以天然氣點燈,長年不滅,可謂真正的「長明燈」;山門旁有一個「出米洞」,傳說曾有貪心的僧人將洞口挖大,企圖增加出米量,後來就不再出米,藉以勸諭世人不可太貪心。

根據記載,碧雲寺主祀觀音佛祖,源自清康熙四十年(一七○一年),由開山祖師自福建泉州開元寺奉請來台,原先落腳「枕頭山」(古稱玉案山、玉枕山)下,後來其徒孫應祥法師發現半山腰有「半壁吊燈火」靈穴,於是上山結茅堂。

相傳清嘉慶年間,台南安溪、土庫、番社(今東山)儒生林啟邦等八人,隱居於大岩石頂(今碧雲公園)苦讀,後來於嘉慶十一年(一八○六年)赴福建應試全部登科,返鄉後於嘉慶十三年捐款興建碧雲寺。

另有傳說指出,林啟邦等八名儒生因仰慕應祥法師學養與道德,相偕前往茅堂拜師苦讀。學成之後,於嘉慶十一年赴福州趕考,連同書僮共九人都應試登科,九人為感念觀音佛祖靈佑,於是合資購地捐為寺產,並於嘉慶十三年興建碧雲寺。

根據立於寺前的嘉慶十六年「玉枕火山碧雲寺募為緣業碑記」指出,觀音大士英靈遠庇,早已膾炙人口,然而寺無緣業,僧家難為無米之炊。嘉慶十六年,由張士輝等二十善信,鳩銀三百二十六圓購地,永為寺中香煙。

東山迎佛祖

充滿人情味

碧雲寺建成後,應祥法師奉觀音佛祖指示,將俗稱「正二媽」的觀音金身迎請至番社,闢為東山碧軒寺。二寺血脈相連,東山信徒飲水思源,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日都會護送「正二媽」回碧雲寺過年,正月初十再恭迎回駕,是為「東山迎佛祖」,充滿濃厚的人情味。

碧雲寺山門旁的「出米洞」,有一段流傳多年、膾炙人口的傳說。相傳寺前兩塊岩石夾縫下的石洞,會自動出米,米量剛好足夠寺中使用,後來有一名貪心的僧人,將洞口挖大,企圖增加出米量,因貪心緣故,後來石洞不再出米。

另有傳說指出,以前關仔嶺、白河山區有盜匪出沒,寺方於是將米糧藏於山門旁的洞中,等到要使用時再從洞中取出,被不知情者意外發現,謠傳石洞會出米,因此稱為「出米洞」。

閩南、日式

混搭建築風

日本明治三十九年(一九○六年),嘉義發生大地震,碧雲寺建築大半倒塌,重建後卻形成閩南、日式「混搭」風格,大量使用洗石子,山門前的一對藍色泥塑「笑獅」,造型獨特,色彩少見,加上山門、正殿的剪粘與泥塑,都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

碧雲寺山門建於一九四九年,為三川門形式,中門正額題「碧雲寺」、內額題「小西天」。寺方表示,釋迦牟尼佛宣說西方淨土,佛家弟子以往生西天為目標;世間多紛擾,碧雲寺可俯瞰嘉南平原,猶如婆娑世界裡的「小西天」。

正殿的木雕精美,樑柱交接處的龍鳳雀替造型優美,作工精細;橫梁下有長著一對翅膀的飛天力士,以曲膝之姿扛著橫梁,名為「飛天力士夯大杉」,造型獨特,有別於一般寺廟「憨番夯大杉」,都是精采的木雕作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